然而,獅王始終不分給麻雀一塊肉,隻顧自己飽食,然後大搖大擺地離去。
麻雀心想:“我救過它一命,反而受到它的輕蔑和嘲笑。如果不出這口怨氣,我死不罷休。”
麻雀下定決心,常常跟隨在獅王的後麵飛。
有一次,獅王又去襲擊野獸來吃,吃飽後,就在樹蔭下舒服地睡著了。一直在樹上等候機會的麻雀,撲到獅王額上,用全身之力啄去了它的一個眼珠。
獅王驚醒之後,奮然起立,周圍什麼也沒有,隻聽到一隻麻雀在樹上叫。
獅王向麻雀怒吼起來:“混蛋!你怎敢啄壞我的眼睛?”
麻雀在樹上叫道:“你不報答救命之恩,反而一直仇視我。為出這口惡氣,我啄瞎你一隻眼睛。你自視為森林之王,卻一點也不懂得知恩圖報,我不會跟你再打交道了!”
麻雀說完就拍著翅膀飛走了。
感悟與啟迪
守信的人可能會一時吃點小虧,但最終卻會因為這種品質而大大受益;一個言而無信的人,終究是要栽跟頭的。
寬容的長老
一位長老發現寺院的高牆邊有一把座椅,他一看便知是有人借此越牆到寺外去了。長老不聲張,隻是走過去移開了椅子,憑感覺在那兒等候。
夜深人靜的時候,外出的小和尚爬上牆,然後跳到“椅子”上。他覺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軟軟的甚至有點彈性。落地後小和尚定睛一看,原來他是踩在長老的背上下來的。
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他,隻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吧!”
感悟與啟迪
我們不要為某件小事斤斤計較,得理不饒人,也不要因為別人做了對你不敬的事情而懷恨在心。當然,寬容並不是一味地縱容。如果別人的行為已經觸犯了相關法規,已經損害到我們的合法權益,那麼采取適當的措施維護正義和自己的尊嚴是正當的。
豹子和巨蟒的爭鬥
在一個原始森林裏,一條巨蟒和一頭豹子同時盯上了一隻羚羊。豹子看著巨蟒,巨蟒看著豹子,各自打著“算盤”。
豹子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須首先消滅巨蟒。
巨蟒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須首先消滅豹子。
於是幾乎在同一時刻,豹子撲向了巨蟒,巨蟒撲向了豹子。
豹子咬著巨蟒的脖頸想:如果不下力氣咬,我就會被巨蟒纏死。
巨蟒纏著豹子的身子想:如果不下力氣纏,我就會被豹子咬死。
於是雙方都死命地用著力氣。
最後,羚羊安詳地踱著步子走了,而豹子與巨蟒卻雙雙倒地。
獵人看了這一場爭鬥甚是感慨,說:“如果兩者同時撲向獵物,而不是撲向對方,然後平分食物,兩者都不會死;如果兩者同時走開,一起放棄獵物,兩者都不會死;如果兩者中一方走開,一方撲向獵物,兩者都不會死;如果兩者在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時互相鬆開,兩者也都不會死。”
感悟與啟迪
有些東西即使你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是爭奪不來的,結果反而弄得兩敗俱傷。很多時候,隻有以謙讓為做人之本,才能保全自己,成全別人。
首相與小孩
英國前首相威爾遜與一個小孩有過一件趣事。
有一天,威爾遜為了推行其政策,在一個廣場上舉行公開演說。當時廣場上聚集了數千人,突然從聽眾中扔來一個雞蛋,正好打中他的臉。安全人員馬上下去搜尋鬧事者,結果發現扔雞蛋的是一個小孩。
威爾遜得知後,先是指示屬下放走小孩,後來馬上又叫住了小孩,並當眾叫助手記錄下小孩的名字、家裏的電話與地址。
台下聽眾猜想威爾遜是不是要處罰小孩,於是開始騷亂起來。
這時威爾遜對大家說:“我的人生哲學是要在對方的錯誤中,去發現我的責任。方才那位小朋友用雞蛋打我,這種行為是很不禮貌的。盡管如此身為大英帝國的首相,我有責任為國家儲備人才。那位小朋友從下麵那麼遠的地方,能夠將雞蛋扔得這麼準,證明他可能是一個很好的人才,所以我要將他的名字記下來,以便讓體育大臣注意栽培他,使其將來能成為我國的棒球選手,為國效力。”
威爾遜的一席話,把聽眾都說樂了,演說的場麵也更加融洽。
感悟與啟迪
在別人犯錯誤時,不要輕易指責,要從別人的過錯中,發掘對方長處,積極尋找具有建設性的建議,這不僅會讓不愉快的事情隨風而逝,而且有時還會將壞事化為好事,幫助自己擺脫尷尬的境地。
兩兄弟分家產
從前,一個村裏財主暴病身亡,沒有留下遺囑,兩個兒子為分財產各不相讓,以至弄得爭吵、相打,一直告到官府。
州官對財產做出了均分的判決,但兩個兒子都不服氣。
大兒子說:“土地雖然一人一半,但是他分得的土地比我的好。”小兒子說:“房屋雖然一人一半,但是他分得的房屋比我的好。”
州官說:“那麼對調一下可好?”
兩人仍爭執不休,弄得州官也一籌莫展。這個州官久聞智者彥一的大名,便從鄉下把彥一請來,向他討教辦法。
彥一向州官獻上計謀。州官聽了頻頻頷首,依計行事。
第二天,州官又將兩兄弟找來,判決說:“現在,你們到屋子裏去分別將自己對土地房產的要求寫在紙上。誰先寫好,就按誰的要求辦。如果到時候寫不出來,就將財產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