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與皇後帶領著大燕的主力,一路退到了韓玲關,韓玲關三麵環山易守難攻,丹族士兵緊追不舍,很快就到了韓玲關下。
皇後與眾將士道:“大家毋庸驚慌,韓玲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出了名的易守難攻。而且目前的兵力,我們大燕國的軍隊與丹族相差不是很懸殊。我們撤到韓玲關也算是以退為進。丹族的糧草打不了持久戰,隻要我們與他們僵持一段時間,他們必敗無疑。”
丹族一路追到韓玲關下,大燕士兵由瑞安王帶領在關前山穀設下障礙,丹族死傷無數。
丹族在軍營中商議攻破韓玲關的方法,卻苦苦沒有良策,隻是找到了喘息的機會,他們調配軍中將士重新運來了糧草,已經解決了糧草的問題。
皇上、皇後與眾將士在臨時安的軍帳中歇息,皇後有些憂心地道:“皇上韓玲關是天險,我們已經丟了宇軒門,是絕對不可以再從韓玲關撤退的。因為一旦撤出韓玲關,丹族就占用了我們大燕國的領地,眼下丹族的糧草問題已經解決,臣妾有辦法將丹族置於死地。隻是需要一勇士突圍出去……”
齊羽雖然從宇軒關回來,卻是身負重傷,瑞安王年時尚高,都不能擔此重任,皇後思及此,跪倒在皇上麵前,堅定決然地道:“請皇上允準,臣妾願意當這突圍之人。隻要有人突圍出去,去韓玲關外的邊境搬兵救援,我們就可以對丹族形成合圍之勢,到時候山上萬箭齊發,山下援軍逼近,丹族定然是逃無可逃,避無可避。”
皇上與眾將士都覺得這是個好主意,隻是皇上執意不同意皇後突圍,這樣實在是太過危險,他對著皇後道:“非殤,朕就是不要大燕國江山,也不會讓你出去冒險。如果你執意要用此計謀,朕要親自帶兵突圍。”
眾將士也是齊聲道:“請皇上三思,皇後娘娘三思。”
皇後聞言,臉色微微一變,反駁道:“皇上,此事萬萬不可,軍中不可一日無主,您若離去,大燕國將士必然士氣下降。而且,請皇上恕臣妾犯上冒昧,臣妾自認多年不曾放下練功,功力自不在皇上之下,皇上大可放心,隻是挑選功力不錯的士兵陪著臣妾突圍。臣妾還有一招瞞天過海,定然讓突圍萬無一失。”
皇上還要出言阻止,皇後卻繼續說道:“皇上若不答應臣妾,臣妾就此長跪不起。皇上,此戰關係大燕國民,若是丹族得逞,周邊各部族豈不都會對我大燕虎視眈眈,皇上萬萬要成全臣妾此行。”
瑞安王順勢跪倒在皇後身邊,毅然決然地道:“皇上,末將也願意跟隨皇後娘娘同行,定然保護娘娘周全。”
瑞安王雖然對淑妃愛女心切,還曾經為了保護淑妃做出過悖逆之事,但是他對皇上還是臣服的,尤其在大戰中更是有大局意識。皇後接著道:“皇上,有王爺隨行,臣妾就更加勝券在握了。”
皇上雖然心裏萬般不放心,但是他也明白皇後是最合適的突圍人選,她是女子很難讓丹族有畏懼之心,她的功力恐怕在營中諸人之上。
皇後換了女子裝扮,長裙飄飄異常美麗,她騎著馬出了韓玲關,對麵的丹族起了警惕,迅速做出應戰之勢。
皇後卻讓人在關外豎起來箭靶子,拉起弓箭練起了騎射。
丹族的將士都遠遠地看著,忍不住議論起來,“這個貌美的女子聽說就是大燕國的皇後,沉魚落雁出水芙蓉,堪稱絕色。”
“大燕皇帝讓著女子出來幹什麼,難道是打不過我們了,派個女的出來想用美人計啊。”
“你們快看 ,她連弓都握不住,還想射箭呢?哈哈哈。”
皇後練了一炷香的功夫,又回到了韓玲關之中,第二天,皇後又帶著幾個士兵出來練騎射。
丹族自然是放鬆了警惕,隻覺得美人練箭是道美麗的風景。
第三日,第四日,皇後帶著瑞安王練完箭,就直接衝著丹族的將士廝殺來。
丹族的士兵自然是措手不及久,更沒有料到皇後的武功如此之高,竟然能以一敵百,而且帶著的幾個將士都是佼佼者,隻是瑞安王為了護得皇後周全,胳臂被砍了一刀。
皇後在預計的時間內突圍成功,並且很快就從韓玲關的邊境調來了大量的援兵,事前商議好與韓玲關內的士兵放煙火為信號,對丹族形成合圍之勢。
皇上帶著大量將士衝出來廝殺,皇後與援軍在背後與丹族開戰,兩麵夾擊丹族陷入了重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