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他還勸說法國偉人拉法葉特:“你必須像我一樣到民眾家去走一走,看一看他們的菜碗,嚐一嚐他們吃的麵包。隻要你這樣做了的話,你就會了解到民眾不滿的原因,並會懂得正在醞釀的法國革命的意義了。”
不恥下問,善於學習是傑弗遜的長處。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有一些值得一學的地方。因此,傑弗遜向每個人學習的習慣頗受美國人推崇。他也因此比其他許多的領導者更清楚民眾到底在想什麼,到底最需要什麼,這也造就了他成為了一代偉人。
傑弗遜總統的勇氣和他的理想主義是建築在知識之上的。在他那個時代裏,他知道得幾乎比任何人都多。他的興趣之廣令人稱奇,據說他30歲時就能夠解釋太陽和星球的運動,並能繪製房屋設計圖,訓練馬匹,拉小提琴。
傑弗遜有著無窮的潛力和精力,他搞過創造發明,寫過書,發表新的見解並開創了各個領域中的人類活動的新紀元。他還是一位農業專家、一位考古學家和一位醫學家。他試驗作物的輪種法和土地肥力保護法要比在社會上正式推行早整整一個世紀。他還發明了一架比當時所有別的犁更先進、更完善的犁。他經常製造出一些簡化人們日常生活的設備。人們對他發明的許多小器械,如一架謄寫重要文件的機器、一個指示室內和戶外氣候的儀器、一張圓轉桌和許多其他東西是記憶猶新的。
1796年,傑弗遜成了美國哲學界的領袖,這有助於創立注重自由和進步的美國哲學流派。這一流派裏包括了好幾位偉人:一位是湯姆斯·潘恩——一位著名的作家;另一位是本傑明·拉什博士,他對心理學作出了傑出的貢獻;還有一位是發現氧的約瑟·普裏斯特利。他們這些人一致公推傑弗遜為他們的首領,因為他對他們研究的範圍無不知曉。
一位熟悉他的作家寫道:
“傑弗遜看上去不像總統,倒更像是一位哲學家。他愛好質樸的哲學。在他參加宣誓就任總統的典禮時,他一人獨自騎馬而來,自己把馬拴在欄杆上,然後再去參加典禮,他痛恨‘閣下’這一稱呼,而堅持讓人叫他傑弗遜先生。
“他身長有七英尺多高,精悍強壯。他的衣服好像是太小了,他隨隨便便地坐在他朋友中間;他的麵容很隨和,整個形象是一副鬆散隨便的樣子。他的講演有點雜亂無章,詞句不加組織。他走到哪裏,就把這種不拘禮節的作風帶到哪裏。”
這位表麵上看上去丟三落四的哲學家,實際上過著一種很有節奏的生活。他黎明起床,在早飯前通常寫點什麼或看點什麼。早飯後再看上一個小時。工作一天後,他總是要開夜車,看拉丁文、希臘文、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和古英語作品。在所有看過的書上,他都仔細地加上注釋。
在傑弗遜所有的才能中,有一樣是主要的,即他比任何孜孜不倦的優秀作家都更為出色。他的著作共有50多卷,現已全部出版。當1776年在費城需要起草《獨立宣言》時,他的寫作才能很快就被發現,他擔負起起草《獨立宣言》這一重任。千百萬人一直為他的話振奮。毫無疑問,傑弗遜的淵博知識和他謙虛的好學精神是分不開的。
托馬斯·傑弗遜說:“每個人都是你的老師。”向別人學習,如果不比從書本上學習更重要的話,起碼和那同等重要。很多成功人士總結經驗時都說自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這不是自謙之詞,而是實事求是。其實,一個人的成長進步確實離不開向別人學習。讓孩子越早認識到這點,對他提高自己就越有幫助。那麼,怎樣教會孩子向別人學習呢?
第一,教孩子學會欣賞別人
“優秀的人總是相互欣賞的。”蘇格拉底常這樣對學生說。一個人總能在某一些方麵勝過別人,但在另一方麵也總會有人比他強。所謂“一山還有一山高”,就是這個道理。每人都各有所長,隨時發現別人的進步,隨時為別人的成績而喝彩,這對於一個人的生存能力,合作能力,發展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