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士兵馬不停蹄地趕到河邊的渡口,但卻看不到一隻船。平時,渡口總會有幾隻木船擺渡,但是由於兵荒馬亂,船夫全都逃難去了。士兵心急如焚。他的頭發都快愁白了,假如過不了河,不僅自己會成為俘虜,就連城市也會落在敵人手裏。
太陽落山,夜幕降臨。黑暗和寒冷,更是加劇了他的恐懼與絕望。這是一生當中最難熬的一夜,他覺得自己今天真是四麵楚歌、走投無路了。更糟的是,起了北風,到了半夜,又下起了鵝毛大雪。他瑟縮成一團,緊緊抱著戰馬,借戰馬的體溫取暖。他甚至連報怨自己命苦的力氣都沒有了,隻有一個聲音在他心裏重複著:活下來!他暗暗祈求:上天啊,求你再讓我活一分鍾,求你讓我再活一分鍾!當他氣息奄奄的時候,東方漸漸露出了魚肚白。
他牽著馬兒走到河邊,驚奇地發現,那條阻擋他前進的大河上麵,已經結了一層冰。他試著在河麵上走了幾步,發現冰凍得非常結實,他完全可以從上麵走過去。他欣喜若狂,就牽著馬從上麵輕鬆地走過了河麵。城市就這樣得救了,得救於他的忍耐和等待。
西點著名學員、巴拿馬運河的總工程師戈瑟爾斯說:“能否多堅持一分鍾,是人才和平庸之徒的分水嶺。”耐心是一切事情成敗的關鍵。
積極培養孩子的耐心和恒心
西點學員都懂得,對所有的人來說,希望和耐心是兩劑有特效的良藥,也是人在患難中最可靠的依托和最柔軟的靠墊。確信無法突破的時候,首先要選擇的是等待。
西點軍校的這一理念,對於培養正在求學的孩子也應該有所啟示。誰都有這樣的體會,在學一項本領時,入門後進步很快,當達到一定水平後,要前進一步很困難,如果無恒心堅持下去,也許就不再發展了。這裏的堅持實際上就是一種恒心,可見,恒心對孩子的發展和進步是非常重要的。那麼,作為家長,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恒心呢?如下幾點建議非常值得參考和借鑒:
第一,善於培養、保護、利用孩子的學習興趣
興趣,能激發孩子參加活動的積極情緒,促使孩子在活動中表現出更大的意誌努力。所以,在家庭活動中增添活動和學習內容的趣味性、生動性,讓方式靈活多變。如多采用遊戲、比賽、表演、搶答、故事等形式,使活動過程本身就能吸引住孩子,這對孩子善始善終地做某件事能起促進作用。
第二,幫助孩子確定具體的、可行的目標
目標是某一行動要達到的某種意想結果的標準、規格或狀態,它製約著行為的方向。一個人隻有主動、自覺地去實現既定的目標,為實現目標而不懈努力,才能體現出他的恒心。對孩子來說,隻有具體的、可行的目標,才有可能促使他去實現這一目標。
所謂具體的目標,是指該做什麼,怎樣去做,要達到怎樣的要求等,都必須一清二楚;所謂可行的目標,是指確定的目標要與孩子的年齡、經驗、能力水平相適應,是經過自身的努力能夠實現的,即目標不要定得太低或太高——太低,孩子學不到新東西,沒有學的興趣;太高,孩子難以實現,即使有一定毅力的孩子,也會放棄。因此,隻有在短期內經過孩子的努力可以實現的目標,才能激勵孩子去進取。當孩子完成一個目標後,成功的喜悅會強化孩子的進取精神,激起他確定下一個目標的熱忱,從而養成不斷進取的習慣。
第三,讓孩子學會自我監督
對某件活動要持之以恒,須靠自己的自覺行為,因此,讓孩子學會檢查。監督自己是否朝既定的目標努力是必要的。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檢查,自我監督,可以從父母的檢查和鼓勵開始。比如,與孩子共同確定某種活動、某個目標後,每天檢查孩子完成的情況,並讓孩子自我評價做得怎樣,對孩子的良好表現給予鼓勵,對做得不夠好的要引導,激勵孩子改正。當孩子大一點後,可以為孩子畫張自我鑒定表格,讓孩子對完成學習計劃、良好行為習慣、某種活動目標等情況進行打分,並定期把自我鑒定表交給家長,讓家長了解、表揚孩子的自覺行為,對孩子的自我監督進行監督。這樣,孩子學會自我評價、自我監督後,才能督促自己持之以恒地從事某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