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要讓孩子有自由活動的機會
許多研究資料表明,家長隻要經常與孩子一起玩,在玩的過程中讓孩子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在玩當中逐步鍛煉和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才利於形成孩子思維能力的自覺性、獨創性、靈活性和邏輯性等良好的思維品質,發展孩子的高級思維能力。
第四,要重視孩子的口頭語言,培養孩子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為了達到此目的,要求家長和老師要有目的地、有計劃地對孩子進行語言教學,要把發展孩子的口頭語言與思維作為重要的任務來完成。平時在日常生活或在其他一些活動中,不要放過任何機會跟孩子對話,教他們說話,以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樣思維能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
第五,積極發展孩子的形象思維
實踐是認識事物的基礎,思維活動不是大腦憑空產生的,而是在接觸事物的過程中產生的。孩子接觸的事物越多,積累的感性知識就越豐富,概括事物的能力就越全麵、越正確。大自然有寬闊的胸懷,豐富的知識,鮮豔的色彩,嬌美的姿態,動人的音響和神奇的變化,能吸引孩子,激起孩子探索的欲望,父母應經常帶孩子外出遊玩或散步,和孩子邊走,邊玩,邊看,邊談,把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生活中蘊藏的知識,一點一滴地告訴孩子。在遊玩或散步時,可引導孩子認識各種花草、樹木及它的顏色。到動物園時,可引導孩子認識各種動物,鼓勵啟發孩子提出問題,向孩子提出能使他感興趣的問題,以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要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參加實際活動,多看些幼兒讀物、電影、電視、多聽廣播等。
第六,在發展孩子形象思維的同時,要適當訓練孩子抽象思維能力
讓孩子逐步掌握正確的概念,還要讓孩子掌握相應的詞,把相應的詞和事物多次地結合。引導孩子對同一類事物進行比較,發現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然後把共同點加以係統的概括,以造成普遍的概念。比如,要讓孩子掌握電視機這個概念,先要讓孩子掌握電視機這個詞,然後把電視機這個詞和各種各樣的電視機結合起來,這樣孩子就會了解電視機一詞的真正含義。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發展孩子的語言,把具體事物跟詞結合起來,逐漸增加詞的講述,擺脫形象的束縛,使抽象思維得到順利發展。
擺脫思維定式,放棄那些行不通的陳舊觀念
一位西點軍校的畢業生曾講述過這樣一種場景:
某年的夏天,假設你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小夥子,身穿紅色T恤、白色短褲,提著一隻小手提箱,來到西點報到。
填好所有表格後,你走到校園中央的大操場,就會看見未來的頂頭上司——一位高年級學長。
這個趾高氣揚的西點人身披紅色的值星帶,表明現在由他全權負責新生的訓練。他衣著條理,精神抖擻,動作幹練,簡直是十全十美、無可挑剔。
正當你羨慕地看著他,遠遠地聽見他的喊叫:“嘿!穿紅衣服的,到這兒來!”
你滿懷熱情,興衝衝地奔將過去,麵帶笑容地伸出手。
“嘿!我是歐文,理查德·歐文。”
當你以為他一定會伸出手,招呼你說“是羅伯特·安東嗎?,歡迎加入西點”的時候,他張嘴就來了一句:“呆鳥,你以為誰會在乎你叫什麼嗎?!”
也許這一下令你頭腦發木、稀裏糊塗,難以反應過來,神氣活現的值星官又開口了:
“把箱子丟下去!”
你彎下腰把箱子放在地上,還沒直起身來,就聽到發狂的怒吼:“呆瓜,我讓你丟——下去!”你隻好再次拎起箱子,再慢慢下放到膝蓋附近,然後讓它掉下。
“丟,丟,丟下去!”
他還不滿意。這樣,一遍又一遍,還沒等你想明白你為什麼要這麼幹的時候,你已經累得不知道東西南北了。最後,你再也彎不下腰,直接鬆手,讓皮箱轟然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