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培養合作精神,彰顯個性魅力 (3)(3 / 3)

第四,讓孩子學會容忍與合作

在交往中,遇到與自己意願相悖的事,家長應教育孩子學會忍讓,與同伴友好合作,暫時克製自己的願望,服從多數人的意見。例如,幾個孩子在一起商量做什麼遊戲,大家都說玩動物園,而自己卻想玩娃娃家。此時,就要克製自己的願望,和同伴們一起高高興興地玩動物園的遊戲,這樣才能使交往順利進行。

第五,讓孩子學習遵守集體規則

孩子們在交往時,會自己製定一些規則來約束每個人的行為,誰破壞了這些規則,誰就會受到集體的排斥。隻有自覺遵守集體規則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愛,也才會有更多的朋友和他一起玩。

第六,教孩子樂於助人

人是需要關懷和幫助的,尤其要十分珍惜在自己困境中得到的關懷和幫助,並把它看成是“雪中送炭”,視幫助者為真正的朋友、最好的朋友。

馬克思在創立政治經濟學時,正是他在經濟上最貧困的時候,恩格斯經常慷慨解囊幫助他擺脫經濟上的困境。對此,馬克思十分感激。當《資本論》出版後,馬克思寫了一封信表示他的衷心謝意:“這件事之所以成為可能,我隻有歸功於你!沒有你對我的犧牲精神,我絕對不能完成那三卷的巨著。”兩人友好相處,患難與共長達40年之久。列寧曾盛讚這兩位革命導師的友誼“超過了一切古老的傳說中最動人的友誼故事”。

幫助別人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幫助,簡單的舉手之勞或關懷的話語,就能讓別人產生久久的激動。如果你能做到幫助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不但能顯示出你的博大胸懷,而且還有助於“化敵為友”,為自己營造一個更為寬鬆的人際環境。

第七,教孩子學會寬容大度

人與人的頻繁接觸,難免會出現磕磕碰碰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學會大度和寬容,就會使你贏得一個綠色的人際環境。要知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因此,不要對別人的過錯耿耿於懷、念念不忘。生活的路,因為有了大度和寬容,才會越走越寬;而思想狹隘,則會把自己逼進死胡同。

愉快的生活、事業的成功、人生的幸福離不開良好的人際關係。孩子不能寬容同學、夥伴的過失,最終必然會導致人際關係緊張;隻有讓孩子學會寬容大度,才能與別人和諧相處,處處受到別人的擁戴。

☆不論再強大的士兵都無法戰勝敵人的圍剿,但我們聯合起來就可以戰勝一切困難,就像行軍蟻(美洲的一種食人螞蟻)一樣,把阻擋在眼前的一切障礙消滅掉。

——西點軍校畢業生、西爾斯公司第3代管理者羅伯特·伍德

☆今天,在友誼的運動場上播下種子;明天,在戰場上我們將收獲勝利果實。

——麥克阿瑟

☆我們學校有個說法叫“你得合作,才能畢業”……關於價值觀的教育方麵,其中有一個嚐試手段就是我們教導學員必須要有忠誠度。對自己要忠誠,對自己的集體也要忠誠。

——美國西點軍校第56任校長萊諾克斯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