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點軍校極其嚴格的紀律約束下培養出的大多數西點畢業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喜歡強調“實幹”的精神和“戰備”的狀態。而這些也正是西點軍校反複向學員灌輸的。在西點軍校高度緊張的學習和生活中,為每一個學員提供了在戰場上當機立斷的典型事例,培養學員果斷的素質,尤其使他們懂得了“如何生存”。
西點軍校的畢業生在使用“生存”這個字眼時,已遠遠不僅指在戰鬥中如何生存下來這一狹小的含義,它還包含著另一層意思,就是通過接受西點軍校的訓練,在未來的事業上能幹得相當成功。而正是在學會了使自己適應西點軍校及其當局定下的那些標準和要求,使得學員學會了如何生存。
一位20世紀50年代的西點軍校畢業生說:“我的同學都不是那種惹事生非之輩,我們的腦子裏從沒有閃過惹什麼事的念頭。我們是在全國一致稱讚西點軍校的時刻入學的。那麼入西點軍校對自己是一種鞭策,而這種鞭策比現在強烈得多。”
盡管每一位進入西點軍校的學員都早已做好了遵守學校各類規章製度的準備,但是這位西點畢業生回憶說:“西點軍校還是逼迫我們約束自己的行為以適應它的模式。所有的軍事院校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這樣做的,隻不過西點軍校做得更嚴格罷了。令人感興趣的是,西點軍校使我們將整個事情看做是鞭策的一種方式。”他還解釋說,當他學會了怎樣適應西點軍校的標準要求時,他的自信心便增長了起來。
這位西點畢業生承認:“在我的頭腦中,對我在西點軍校一定會成功這一點從未產生過懷疑。但是,我不知道我會取得多大的成功。我認為,大多數人都習慣按塞耶體係的要求來衡量他們自己的能力。”
西點軍校非常注重對學員進行紀律鍛煉。為保障紀律鍛煉的實施,西點有一整套詳細的規章製度和懲罰措施。比如,如果學員違反軍紀軍容,校方通常懲罰他們身著軍裝,肩扛步槍,在校園內的一個院子內正步繞圈走,少則幾個小時,多則幾十個小時。關於這方麵的軼事,我們隨處可見。
艾森豪威爾到西點不久,就因為他的自由散漫而贏得了“操場上的小雞”的頭銜。原因是艾森豪威爾經常不得不接受懲罰,像小雞在田間來回走動一樣在操場上來回走步,隻是不如小雞那樣自由罷了。
這樣的訓練整整持續一年,紀律觀念由此深深地根植於每個人的大腦中。同時,與之而來的,卻是每個人強烈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責任感,這是一些讓人受益終生的精神和品質。
給孩子巧立規矩以及時糾正不良行為
西點軍校教育的成功經驗啟示我們,給孩子適當地立一些規矩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必要的。規矩對孩子的成長,不但起著約束作用,更會使孩子得到安全感。
心理學家指出,孩子的種種行為無論良好與否都與他所接受的獎勵和懲罰有著密切的關係。有時父母會在不知不覺中獎勵和強化了孩子的不良行為,或是懲罰了好行為。孩子的不良行為也是在錯誤的獎勵中被塑造形成的。作為父母來說,該如何給孩子立規矩呢?
第一,給孩子立規矩時,要求要明確
西點軍校對學員的行為準則要求都有文字標準和規範。比如《榮譽準則》、《榮譽製度》、《整理宿舍標準程序》和《學員訓練隊章程》等。同樣,給孩子立規矩時,要求也要明確具體;否則,孩子執行起來就會有困難。
第二,給孩子樹立規矩,一定要簡單易懂,讓孩子容易遵守
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沒有那麼深刻,自我控製能力也不強,樹立十分複雜艱難的規矩,非但不能夠讓他遵守,反而會讓他糊塗。
第三,獎懲措施要具體有效
西點軍校的學員不守規矩的時候可能會受到禁閉、罰走等處分。立規矩時,需要明確地告訴孩子,違反這些規矩的後果。最好,這個後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關。比如,亮亮吃飯磨時間,媽媽一起床就要告訴他:30分鍾吃完,否則端走。吃飯中途,可以提醒他一次,告訴還有多長時間。還可以添加一些額外的條件,比如按時吃完,給點獎勵。不按時吃完,取消某個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