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有韃子(2 / 3)

一年前,天啟三年,即為後金天命八年,那時的後金經過薩爾滸之戰,打敗了明軍四十七萬大軍的進攻,又接著打敗了領兵進犯的明朝遼東巡撫王化貞近十萬大軍,將整個遼東囊入麾下,國勢日漸高漲。可是,此時的天命汗努爾哈赤,也不知道是因為連戰連勝,還是因為老來糊塗,在當年六月份,聽說遼東複州漢民人數增加,接受明朝派來的奸細以及財物,有意叛逃,竟下令大貝勒代善和齋桑古、阿濟格、杜度、碩讬等貝勒,率兵兩萬,前往複州進行了駭人聽聞的種族大屠殺!

這次屠殺,女真兵馬將複州男人全部殺光,帶回大量子女、牲畜。

第二年,天命九年,也就是今年正月,努爾哈赤再次連下九次汗諭,遣派大批八旗官兵,在金國的大部分轄區,查量漢民糧穀,凡每人有穀不及五金鬥的,定為“無穀之人”。努爾哈赤辱罵“無穀之人”是“不耕田、無穀、不定居於家,欲由此地逃往彼處(明朝)之光棍”,諭令八旗官兵“應將無穀之人視為仇敵”,發現其“閑行乞食”,立即“捕之送來”,並於正月二十七日“殺了從各處查出送來之無穀之尼堪(漢人)”。

這是遼東老百姓的一次浩劫。女真八旗野蠻成性,常年的征戰使得他們殺戮成性,再加上女真人總數也還不到十萬人,遼東的漢人卻有近兩百萬,所以,為了避免兩族人數過於懸殊,在八旗掌權者的有意縱容之下,這種殺戮更加瘋狂而難以遏製。

劉德正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才不得不帶著族人出逃的。

他們不能不逃。雖然他們並不是努爾哈赤所說的那些“無穀之人”、“光棍”,但是,附近接連幾個村子被八旗兵血洗的事跡已經讓他們不敢再對那些野蠻人抱有任何的幻想。所以,當機立斷之下,族長劉德正下令,一把火把劉家屯子燒了個精光,隻帶著細軟糧食向朝鮮逃命——他們不敢向南麵逃,因為,先前遼東巡撫王化貞的戰敗和熊廷弼錯誤的全軍撤回關內的決定,已經使得女真的的兵鋒直指大淩河。如果南下,那就是把自己劉氏一族兩百多號人全都送到女真人的刀口底下去,那時候,全族恐怕別想留下一個活口。所以,他們隻有向朝鮮跑。這也是隨大溜。聽說,這兩年逃到朝鮮的漢人已經有十多萬了。

……

“他,他叔,我,我不行啦。跑不動啦……”

女真在遼東施行高壓統治,劉氏一族過得原本還算寬裕,但這些年幾經壓榨剝奪之後,全族的牛羊牲口早就被征去做了軍糧,至於馬,那就更加不用說了。女真八旗怎麼可能讓漢人擁有馬匹?所以,逃跑的時候,劉氏一族隻得每人背上一點兒糧食,一點兒細軟,僅有的幾頭驢被拿來拉起了大車,其中一輛大車上拉的還是劉氏一族的祖宗牌位。而現在,他們從沈陽附近的劉家屯出發開始,已經向東逃了七八天,雖然因為戰爭的原因,女真那少得可憐的兵力大多數被調到了南線,去跟孫承宗帶領的明軍對峙去了,剩下的兵馬還要在遼東的廣大地區布防,鎮守,可他們現在到達的撫順一帶還是有投降努爾哈赤的漢軍將領,撫順額附李永芳坐鎮。雖說撫順一帶的漢人之中也有傳說,說這李永芳因為在努爾哈赤決定派兵屠殺複州兵民時,曾諫阻說:“所謂複州之人叛者,非實也,恐係人之誣陷矣”而觸怒努爾哈赤,可這人終究還是個漢奸。劉德正還聽說,努爾哈赤本事還不行的時候,差點兒就把李永芳當了“二大爺”,可等後金立了國,李永芳居然就忝著臉投了過去,還當了努爾哈赤的孫女婿,比“三孫子”都不如。這種臉麵都拉得下來的人,還是使得王化貞十萬大軍北進剿滅後金而戰敗的罪魁禍首之一,怎麼能信得過?

“他嬸兒,不行啊。那些女真韃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追過來。咱不能在這裏久留啊。”

正背著一個小布包“呼哧呼哧”往前走的劉德正聽到隊伍裏那個氣喘籲籲的聲音,又看到了那個一下子癱坐在路上的三十多歲的女人之後,立刻就換上了一副苦瓜臉,急急走過去說道。

“不行。咱們都一連走了都快十天半個月了。這一路上哪有休息的時候?我這兩條腿又酸又疼,可都快斷了!”女人坐在地上蹬了兩下,就是不站起來。

“嬸兒,那靼子可都是騎著馬的,咱兩條腿比不過。不多走會兒,萬一追上來,咱全族一百多號可就全完啦!”劉德正的兒子,正趕著驢車拉著牌位的劉采青看到這邊的情形,也急忙跑過來勸解起那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