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遼陽(1 / 3)

如果放到後世,遼陽這個名字恐怕並不能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說不定有人在聽到這個名字之後,還會以為說是的“沈陽”。可是,在大明天啟四年,後金天命九年的時候,遼陽的名氣卻是非同小可。它擁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因為,此時的它早就已經是後金國的國都。而即便在後金國攻克這裏之前,遼陽也一直是大明遼東的首府。是遼東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身為首府,遼陽自然也是遼東的一個重鎮,是故規模非常宏大,守禦十分嚴密。城池很高,牆垣包磚。同時四麵築有角樓,周圍有壕溝,沿壕溝布有各種器械,四周把守非常嚴密。附近有河,名太子河,直接連通著護城河。當初後金建國之主,自號“英明汗”的努爾哈赤為了將都城由赫圖阿拉遷往此地,跟手下的貝勒台吉們可是商議了好長的一段時間。最終,努爾哈赤說服了不願搬家的手下,將都城由赫圖阿拉那座山城遷到了位於平原的遼陽。而從那以後,依據平原地形,以及遼陽城與明軍根據地的近便距離,後金軍隊的進攻愈發犀利。直至兩年前將明軍的勢力徹底趕出遼東,將八旗鐵騎的爪牙也差點兒伸到了山海關下。

可是,就是這一年,自從起兵之日起便即凱歌長奏的後金國出事了。被命為“東京”的都城內,居住在內城的旗民與居住在外城的漢人,幾乎都發現這座原本就在八旗兵的高壓下而顯得有些死寂的城市突然間“活”了,而如果更加確切地說,那就是這個城市“亂”了。原本隻在打仗的時候才會集結起來的八旗兵都被各旗旗主勒令集結起來,隨時準備出擊,可上麵的主官卻又不說要向誰進攻。當然,這年頭不是打明軍,就是打蒙古,可軍隊集結出擊,至少得有個方向吧。而且,因為後金強大的軍事實力,這些年來八旗兵一直都是在進攻進攻再進攻,這種情況下,自然就有些疏於防守,遼陽即便是“首都”,城內雖然到處都有辮子兵,平時的戒備卻並不嚴密。可這一回,不管是外城還是內城,幾乎都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走路的不管是漢人還是女真人,都會受到極為嚴密的盤查,稍有不對,立即就會被抓。這種異常的情況,實在是讓許多人費解。

……

而就在這種氣氛中,後金汗國四大和碩貝勒之一,“英明汗”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也滿懷著心事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這幾天到底是怎麼回事,天天都這樣?”福晉博爾濟吉特氏正等在皇太極的書房內,看到他耷拉著腦袋回來,一副愁眉苦臉的模樣,急忙迎了上來。

“唉……”皇太極隻是搖頭慨歎。

“阿瑪,你到底是怎麼了?”一邊,長子豪格看到自己父親這個樣子,隻覺得一陣氣餒。他已經十五歲,在後金這個年輕而缺乏人口,同時又祟尚武功的國家之中,他已經多次帶兵出戰。在八旗勳貴的小一輩之中是數得著的傑出之輩。不過,雖然傑出,他卻一向祟敬皇太極這個父親,認為自己的父親才是滿清八旗之中最有才能,最有本事的貝勒。這一次也是他頭一回看到皇太極這麼無精打采。自然也覺察到了有些不尋常。

“什麼事不用你問,隻管管好你自己就是了。”皇太極微帶些贅肉的臉上閃過一絲嚴肅,瞪著豪格說道。

“阿瑪,我不小了。”豪格不滿道。

“我知道。”皇太極略帶一絲溫和地看了一眼兒子,可接下來,他的嘴裏卻幹巴巴地吐出了兩個字:“出去!”

“阿瑪!”

“你是不是想試試我的鞭子?”皇太極怒道。

“哼!走就走。”豪格忿怒地冷哼了一聲,轉身就走。

“豪格年紀確實不小了。爺您有什麼事兒,確實應該讓他幫著多擔待一點兒。我聽人說,漢人打仗雖然不行,可有些話說得還是挺有道理。就像那什麼‘上陣父子兵,打仗親兄弟’。”博爾濟吉特小心地說道。她自從嫁過來之後,就一直沒有給皇太極生過兒子,所以,雖然她是蒙古部落的格格,還披著福晉的外套,在這貝勒府裏依舊過得卻十分小心。而豪格身為皇太極長子,本身又頗為英武,甚得皇太極喜愛,日後極有可能會繼承其父的貝勒之位,她自然也要小心地照看著點兒。反正她也年輕,以女真人父死子繼的傳統,說不定哪一天,豪格就是她的依靠呢。

“豪格性子過於魯莽,心裏藏不住事兒的,遇到大事兒,我哪敢跟他說?”皇太極歎了口氣,又看了博爾濟吉特氏一眼,“你也出去吧。讓我靜靜。”

“那爺您就好好休息一會兒,奴婢先退下了。”聽到皇太極這話,博爾濟吉特氏曲膝福了福,不敢久留,真個兒乖乖地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