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祟煥!
如雷灌耳的名字。
楚鍾南乍一聽到這個名字,整個人禁不住連退了兩步,頗似當初聽到自己宰掉的老辮子就是努爾哈赤的時候。
“楚鍾南百戶,這位是大明寧遠總兵袁祟煥將軍,還不拜見?”
齊賽諾延似乎對楚鍾南的表現感到不滿,皺了皺眉,便還是平靜地示意他向袁祟煥見禮。
“啊,袁,袁將軍你好。”
楚鍾南的嘴巴機機械地動了兩下。他已經忘記了自己來的目的。眼中隻有這個袁祟煥。他的曆史雖然不好,但這並不代表著他就不知道這個中年人。畢竟,後世關於這個人的爭論曾經在一段時間內如火如荼。
楚鍾南還記得,支持這個人的,說他是民族英雄,明朝抵禦滿清入關的最後一位名將。說他在寧遠大戰之中以一萬守軍打敗了努爾哈赤的十三萬大軍,並用紅夷大炮轟死了努爾哈赤;又在寧錦大戰之中再敗挾恨而來的皇太極,殺得皇太極損兵折將,狼狽而逃,從此不敢問津寧錦,隻敢繞道蒙古南進;說他威震遼東,令清兵聞名喪膽。真英雄也。所以,他的死,是因為祟禎的無能愚蠢,他的死,是千古奇冤。為了證明這個奇冤,楚鍾南還看到有人提到了“佘家守墓”的事情。說袁祟煥被千萬剮之後,有佘氏義士冒著被滅族的危險把明朝打算“傳視九邊”的袁祟煥頭顱從高高的旗杆上取下,偷偷埋葬。從此,開始了長達372年的守墓義舉。以此,支持者們認為袁祟煥是冤枉的,否則,能有什麼力量能讓一家人為其守墓將近四個世紀?
但是,與支持者們一樣,反對者們也舉了許多的例子。他們認為袁祟煥是一個禍國之賊。因為,在明朝末年袁崇煥是唯一一個提出過與後金議和的大臣,而實際上這人也是這麼做的。就算與皇太極議和是為了爭取時間積蓄力量,那他也不至於殺死鎮守東江的毛文龍。殺死毛文龍既是與皇太極議和的條件,同時更是為了給自己立威。有人拿這與秦檜殺死嶽飛相提並論,雖然還值得商榷,但確實是有些相似的。當時的遼東形勢,牽製後金發展主要有三方力量:袁崇煥親自統率的關寧軍,這是是當時全國最精銳的部隊;朝鮮,作為大明的屬國,在後金的背後,對它也是一大威脅;而最令後金頭疼的卻是兵力最小,而又缺少軍餉的東江軍。當年毛文龍孤軍深入敵後,恢複遼東土地數百裏,招撫流民數萬,開創了東江這塊來之不易的根據地。從此,後金對毛文龍簡直如芒刺在背,一直被他牽製著,不敢大舉南下。而袁崇煥對毛文龍確是說殺就殺,而且是用尚方寶劍,審問都不審問。而之後在皇太極出兵攻打朝鮮的時候,坐擁幾十萬關寧大軍的袁崇煥不知道在想什麼,竟然毫無動作。反對者們還說,袁崇煥在殺死毛文龍上的事情如果還能強辯的話,那之後不久遼東一代發生災荒,他竟然將明朝的糧食賣給後金,根本就是赤裸裸的漢奸行為。
反對者們還找到了一些資料,說袁祟煥多次戰報大勝,卻都說什麼“女真人會把自己人的首級搶走,所以,關寧軍不能繳獲敵軍一個首級”。而袁某人的最後一戰,也就是北京保衛戰,其麾下親信周某人曾經寫文章生動的描繪過。周某人說,袁崇煥在戰鬥中身先士卒,全身上下被弓箭射得有如刺蝟一般,不過幸虧袁崇煥身上穿的甲厚,所以連油皮也沒有擦破一絲。周文鬱還說,後金士兵的鋼刀都險些劈到了袁崇煥的脖子上,恰好被衛士拚死擋開,在這樣地危機關頭,袁督師仍騎在馬上大呼酣戰……反對者們疑問:在袁督師本人被弓箭射得像刺蝟一樣的時候,他胯下地坐騎怎麼還能活蹦亂跳地馱著袁崇煥大呼酣戰,把後金軍殺了個大敗?而據有些資料記載,當時後金軍主力進攻的是滿桂的宣大軍,皇太極和滿桂打得甚為慘烈,兩軍一度發展成了白刃混戰,以致部署在德勝門城樓上的大炮都發生了誤傷,幾次打入了宣大軍中。滿桂的宣大軍終於還是被擊敗了,就緩緩退向廣渠門,希望能得到關寧鐵騎的支援。不想對方卻是一片鋪天蓋地的箭雨飛來,殺害了眾多宣大軍士卒,滿桂也中了五箭。滿桂的甲顯然沒有袁崇煥身上的甲好,所以他雖然遠遠沒有被射成一個大刺蝟,身上卻已經開了大血口子。
但是,反對者們的資料又受到了支持者們的反對,支持者們疑問:滿清本就是一個喜歡篡改曆史的王朝,*的酷烈程度猶勝過秦始皇“焚書坑儒”,身為這個王朝的大敵,袁祟煥事跡怎麼可能不被篡改?皇太極身為清太宗,因為打不過人家而使用的反間計的悲劣事跡,他那些隻知道鼓吹八旗武勇,百戰百勝的子孫們又怎麼會不掩蓋?而袁督師率軍抵禦滿清的進攻多年卻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反對者們對自己的英雄如此刻薄,如此無情而善忘,對待敵人則如此卑膝、獻媚而多情,這也許正是我族之所以如此不昌,道德衰亡而沒落之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