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能是漢人,祖上在洪武年間遷來的遼東,隸屬遼東最大的一個衛所東寧衛。原本,雖然剛剛遷移過來的時候,雖然日子過得苦,但隨著家裏幾代人的努力,日子也算稍稍有了點兒改善,不說是大富小康,至少是吃的飽,穿的暖。可惜,這一切都隨著時間的發展消失的一幹二淨。
衛所屯田之製敗壞,軍戶生活受到衛所官吏層層盤剝,生活困苦,許多人家都不得不選擇逃亡。不過,李能一家還算幸運,被一名官吏隱占為家丁,到了李能父親一代,又隨著主家投到了時任撫順參將的李永芳麾下。後來,也就是七年前,李永芳叛國,投靠了努爾哈赤,李能父親當時是李永芳麾下的一名軍士,自然也跟著投靠了過去。當時,許多人都暗地裏罵李永芳是漢奸。可李能的父親卻不這樣認為。李能還記得當時自己父親說過的話:“人活著,就是為了一口飯。誰給咱飯吃,咱就給誰賣命。忠心朝廷的有什麼用?咱們一家當初落得個沒吃沒喝,還不是朝廷弄的?那些當官的全都他媽的是王八蛋,一個個比扒皮的還狠,別看他們嘴上說的輕巧,等到了咱這地步,肯定比咱還沒出息!”
之後,李能記得,他父親很爽快地就剪去了一頭烏發,隻在後腦勺那兒留了一撮毛,之後編成了一個老鼠尾巴一樣的小辮兒,也就是女真人所說的“金須鼠尾”,又把他的小腦袋也剃了。接著,父子倆又去撫順城裏的總兵衙門領了大母豬兩頭,狗四條,雞十隻,還有糧食、衣服、被褥若幹……據說這些都是英明汗賜的,凡是跟著李參將一起投靠過去的一千多戶漢人,每家都有。(打下撫順之後,努爾哈赤確實曾經特別撫恤城中漢人)
那一回,李能頭一次知道了大口吃肉是何等的爽快,也在心底裏對英明汗產生了無比的祟敬之情,決定跟父親一樣,跟著英明汗賣命。之後,父親戰死,他又頂替父樣參了軍,參加了多次後金對明軍的進攻。雖然在這些年裏,他見過許多次女真人對漢人的欺侮殺戮,可他一直認為這並沒有什麼。殺人,那肯定是因為戰事,戰場之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殺人,難道還等著被人殺?至於欺侮,不就是被打兩頓,罵兩頓麼?以前沒跟著英明汗的時候,不也都一樣?而且,等老子立了功,跟李將軍一樣當了額附,還不是照樣反過來收拾你們。
可是,李能沒想到,他寄予厚望的英明汗居然死了。雖然在此之前,英明汗做出了等多對漢人不好的事情,可李能一直認為那是因為那些漢人不知道知恩圖報。想想那些明廷的官員,除了盤剝百姓還能做什麼,他們能有英明汗這樣大度,這樣講恩義麼?複州民亂,英明汗派人鎮壓,殺了不少人,可那是因為那裏的百姓想造反……
總之,李能覺得英明汗是好人。這樣一個人死了,實在是老天不公。所以,當李永芳帶著他們去攻打蒙古人,說是為英明汗報仇的時候,李能就覺得十分應該。
可是,為什麼,他們殺了那麼多的蒙古人,大貝勒跟三貝勒反而要殺他們?
李能還記得當時的情景。格勒珠爾根那邊來人,命令他們去城東方向駐紮。之後,副將孫得功跟鮑國甫就聽從命令起拔,帶領他們這三千兄弟前往城東方向。可是,就在他們到達了目的地,剛剛紮好營盤,還沒來得及休息的時候,幾千女真人就殺了過來。
這些人根本就不理會他們這些昔日的袍澤,見人就殺。倉惶之下,三千漢軍居然忘了抵擋,直到孫得功等人發現情況出來指揮。可是,拔營、行軍幾十裏、再紮營,這些事情做完之後,兄弟們哪還有什麼力氣?又是受到“自己人”的突襲,被女真兵在營地中間殺來殺去,根本就無法形成有效的抵禦,所以,很快,兄弟們就被殺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