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彬相當於那一條被瞎貓撞上的死耗子。
老頭兒就是當初楚鍾南在赫圖阿拉的汗王宮裏“救”出來的兩個太監之一的高個兒太監,名叫林喜;另一個矮個太監叫趙長山。兩人跟著楚鍾南一路跋山涉水的跑到朝鮮之後,便求了個情,讓楚鍾南把自己兩個人給放了。這樣一來,兩人自然也就沒有像楚鍾南那麼倒黴的遇上多爾袞,而是順利地一路南下,到了朝鮮南部的光州。兩人因為是宮裏出來的,手頭上也有些閑錢,再加上從汗王宮裏偷偷瞞著楚鍾南也搜羅了幾樣值錢的東西,等了許久,終於等到了一艘海船,出了高價,總算渡海回到了山東。
因為兩人是江南人,所以,到了山東不久,又打算回老家定居。可這時候,偏偏又遇上明熹宗駕崩,祟禎登位,不久,魏忠賢一幹閹黨就被祟禎給處置了。這本來也不關他們兩人的事情,可他們兩個在赫圖阿拉生活久了,雖然是在宮裏沒染上什麼韃子的生活習慣,可諸如口音等方麵卻跑不了,再加上心虛,一路小心翼翼的過了頭,反倒被在路上被人發現了閹人的身份。
既是閹人,又詭詭祟祟,兩人立刻就被恨透的宦官的百姓舉報,又被當地官府給抓了起來。之後,屈打成招,兩人就成了魏閹餘孽,因為看到祟禎“勵精圖治,一掃閹禍”,所以意圖逃跑。那時候,大明朝全國各地幾乎都在處置閹黨,不過,太監終究是皇室家奴,那個把兩人屈打成招的官員也沒有直接宰了兩人的權力,所以,派人將二人押解進京,“交由皇上處治”。
這一下,兩人的身份再也沒了遮掩。北京有著各項名錄,林喜和趙長山兩個倒黴蛋兒據說當年是在襄王府聽差的,二十多年前就失了蹤,這一回突然現出蹤跡,立刻就被懷疑成是“逃奴”!祟禎剛繼位的時候,表麵上對太監是很不喜歡的,為了回應天下輿論,也沒讓太監參政。而一向對宗室甚為親厚的祟禎,自然不可能對林喜和趙長山這兩個“背主而逃”的家夥有好感,下麵的人會瞧風色辦事,直接就定了兩人一個死罪,交給祟禎勾決,祟禎也沒在意,隨手用了朱批,於是,兩人的命運就這樣被暫定了下來。
兩人剛從赫圖阿拉的囚籠裏逃出來,還沒來得及享受一下這自由的空氣,就馬上要趕赴黃泉,當然是心有甘。在獄裏怨天尤人許久,眼見著秋決的日子要到了,已經被獄裏的生活折磨得半死不活的林喜終於想到了一個法子,那就是承認自己曾經在赫圖阿拉的東虜汗王宮中做過活……這固然可能會給他們惹來麻煩,但這樣的身份,怎麼也能讓某些人“眼前一亮”不是?就算最後依舊免不了一個死,也不見得就比現在更差!
所以,兩人在獄裏大喊大叫,驚動了獄卒,接著又驚動了牢頭,再接著……一溜兒上去,沒成想,居然驚動了皇宮裏的太監大總管王承恩。
王承恩是祟禎的心腹,深知祟禎喜歡做表麵工作,但實際卻是能力不足;更因為他曾經跟著曾為信王的祟禎生活過很多年,知道這位皇帝因為一向懼怕魏忠賢的加害而很沒有安全感,所以,雖然一時因為天下清議的原因而不啟用太監,但早晚會有一天,他們這些貼身的太監還會再次成為祟禎的倚靠之一。而像他這樣的秉筆大太監,對國家大事方麵是不能疏忽的,至少,等到祟禎問起的時候,必須對事情有些了解才行。可是,深居內宮的他,又怎麼樣才能了解外麵的那些事呢?對內還好說,通過各地的官府和錦衣衛、東廠的奏報,他們還能了解一二,可對關外的韃虜,隻知道人家能打和幾個頭領的名字,其餘的根本就不清楚,這就很麻煩了。
所以,林喜和趙長山就引起了他的興趣。他親自向祟禎請命,將兩人提解出來審問。……於是,經過一番你來我去的訓問,以及必要的刑罰之後,林喜和趙長山成了“受虜於建奴二十年,誓死不忘舊主,一心思歸”的忠心奴才。這還不算,在對祟禎私下的進言之中,王承恩還在兩人頭上添了一份兒“火燒建奴王宮”的功勞,把楚鍾南、孔有德和尚可喜等人的功勞硬分了一份兒出去。雖然這份功勞最終沒有用邸報明發,卻為祟禎和宮裏的一些人深信不疑。畢竟,林喜和趙長山確實也參予過那次的事件。 而且,林喜和趙長山兩人還會說女真話,這又更加證明了這份功勞的真實性。再加上有從南方襄王府調來的老太監的辯認,兩人的身份也終於被確認。於是,就這樣,兩人在被動的情況下,成功的完成了大明太監組合對皇帝的試探。皇帝在王承恩麵前感歎“終究還是太監對皇室忠心”的話,也讓林喜和趙長山這兩個倒黴的老太監終於保住了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