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本土戰事(1 / 3)

或許可以稱得上是巧合。

祟禎八年初,後金與小北荒同時開始了一項巨大的計劃。當然,因為實力的差距,雙方計劃的目的也是不一樣的。楚鍾南隻不過是想把後金與朝鮮邊境斷開,順便再消滅一些八旗軍,減弱敵人的實力,而皇太極則是想一次性把那個在他身後鬧騰了好幾年的惡瘤給剜個幹幹淨淨。

按照皇太極的計劃,代善挾著憤怒與悲哀之情率領兩紅旗的部分精銳,還有數千蒙古兵開到鳳城,並在那裏接見了留在後方的杜度,之後杜度率領原本駐守鎮江、義州等地的兵馬沿鴨綠江而上,支援滿浦。按照代善的計劃,杜度將與嶽托率軍與北荒軍戰於滿浦,相互攻守一段時間之後,因為種種原因而不得不撤兵後退,而為了演的像一些,代善甚至不惜命令兒子嶽托必須要多死上一些人才行。當然,他也不怕杜度和嶽托的聯手會把北荒軍趕跑。因為,根據軍報,前往樺甸、輝發,還有開到赫圖阿拉附近的另兩支北荒軍已經撤回,看其行進方向,應該是在往圖們江一帶撤離。這三路兵馬加起來就有將近一萬,再加上原先由小北荒水師運送而至,突襲打下宣州、義州、鐵山等地的那支北荒軍,足有一萬幾千兵馬,這麼多人,以北荒軍的戰鬥力,還有以往的作的,肯定是不會輕易撤退的。

然而,就在代善等待杜度和嶽托兩人撤退消息的時候,卻又接到軍報。原本派往支援濟爾哈朗的拜音圖被北荒軍擊破,但北荒軍因長時間連續作戰,已經疲憊不堪,一萬多兵馬開始沿河後撤,大有重新撤回建州左衛之勢。代善得知消息大為著急,卻也知道若是讓北荒軍撤到圖們要塞,對方便可憑險而守,自己這前前後後加起來,還有近萬的朝鮮兵,雖然人多,但想要重新打破那處險隘恐怕也沒什麼把握。相反,還有可能會被北荒軍拖疲,拖垮,進而再走上濟爾哈朗的老路。

可北荒軍不是其他的軍隊。人家想退便退,誰也管不了。無奈之下,代善隻得下令嶽托、杜度兩人率部急追,絕對不能放北荒軍退過圖們。而借用軍中謀臣的計策,他更是派出了小隊,攜帶火藥去炸毀北荒軍前麵的江麵冰層。希望以此能延緩北荒軍的退路。畢竟,在這山巒處處的邊境一帶,雙方的軍隊都是靠著平滑的江麵來運輸軍隊和輜重的。雖說天氣依舊寒冷,即便是炸毀了冰層,頂多一夜之後,河麵就會重新結冰。可是,隻要多炸上那麼幾次,總能延緩上幾天,杜度和嶽托自然就趁機可以追上敵軍。而下達了這個命令之後,他也是帶領兵馬一路疾行,在後麵緊緊追趕。杜度和嶽托的兵馬畢竟比不得北荒軍多,萬一對方突然殺個回馬槍,杜度和嶽托不管能不能嬴,損失慘重是肯定的。這種情況他絕不能允許。

……

代善跟北荒軍做起了追逐遊戲!雙方你追我趕,在這一過程中,北荒軍跟八旗軍的素質也盡顯了出來。在寒冬季節,踩著厚厚的積雪,短短三天,他們居然就趕了三百多裏路。而這個結果,自然讓代善,還有杜度和嶽托感到極為緊張。因為,北荒軍在雪地裏趕路一向是很快的,憑什麼這一回反倒跟他們差不多了?難道有什麼陰謀?

可是,想到現在的局勢,三人卻又不得不硬著頭皮追上去。皇太極這一回連自己唯一的兒子都賭上了,擺明了是要給大家夥一個交待,可是,如果這一回因為他們的原因使得北荒軍從容撤回了小北荒,進而使得豪格和多鐸戰敗,甚至失去了性命,那可就把兩黃旗和兩白旗都得罪慘了。到時候,不死也得扒層皮!當然,三人都是沙場驍將,也不是真的那麼膽小。而且,在戰場上想要耍陰謀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隻要多派出一些斥候,把周圍的情形搞清楚,除非北荒軍一下子拿出十萬大軍來,否則,就別想輕易的對付他們。事實上,如果北荒軍突然派出大軍跟他們對峙或者交戰,這才是代善最需要的。隻要防著己方不被對方偷襲掉就可以了。

但是,代善三人緊張兮兮的又過了幾天之後,發現自己似乎有些過慮了。因為北荒軍逃了一陣不再逃了。在茂山,那個鐵礦,人家停下了,並且建立了層層營寨,擺明了是要跟他們對耗下去。這一下,代善可謂是求之不得。數萬大軍便在茂山一帶對峙起來,一會兒是八旗軍攻破幾個營寨,一會兒又是北荒軍將之奪了回來,再反過來打下八旗軍的幾個營盤……反正,雙方是你來我往,攻守兼半,並且似乎有著這樣一直纏鬥下去的趨勢。

可是,兩個他國的勢力在自己的國土上大戰,茂山真正的主人朝鮮卻好像對此視而不見。一萬朝鮮兵馬隻是麵對杜度和嶽托的時候還能偶爾歇歇,可以稍稍保存點兒自己的麵子,發點兒小脾氣,可代善趕過來之後,這些兵馬立刻就成了炮灰,每每都要被派去打前鋒,死傷頗重。朝鮮的將領卻連個話也不敢說。因為,敢說話的已經被代善給宰了。

然而,朝鮮看不見,大明卻好像也同樣瞎了。

八旗軍幾戰下來,已經損失一萬多人,再加上被代善、杜度、嶽托,還有北麵的豪格、多鐸兩人帶走的兩萬多兵馬,可說是空前的虛弱。而此時的關寧守軍依舊擁有十多萬人馬。這麼多人,卻隻是眼看著朝鮮邊境的這場大戰,連一封請戰書都沒有人遞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