祟禎八年初,後金對小北荒南北兩個方向同時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動員的兵力接近三萬人。這樣強大的兵力,甚至比之當初皇太極繞道蒙古進入關內時所帶的兵馬還要多的多。而且,這些士兵的組成也與當初進入關內的兵力組成不同。那時候,皇太極麾下的大部分兵馬都是蒙古人、朝鮮人,還有部分漢軍,本部的八旗兵馬隻占一小部分。可這一回不一樣,這將近三萬人的兵力中,八旗本部兵馬足足占據了一多半。
可是,被皇太極等人賦予厚望的大軍卻遭到了巨大的失敗。
北方,多鐸逃遁,豪格率主力被困湖中山穀。之後,約瑟夫和科克納爾等人不惜耗費大力氣對被困於湖中山穀的豪格進行了圍困,結果,三天之後,戰力強橫且性格堅韌的八旗鐵騎,還有那些索倫士兵,在嚴寒與饑餓的雙重壓力之下崩潰了!為了填飽肚子,這些人不惜殺馬喝血,甚至是生食馬肉,為了取暖,他們甚至敢於冒著生命危險在晚上靠近第二方麵軍點起了火堆!更有一些瘋狂的家夥,居然在嚴寒之中跳入那幾十丈寬的斷層水麵,朝著外麵遊去……可是,這一切都沒有用。三天,僅僅三天,所有的強橫與堅持都消失的無影無蹤。約瑟夫等人率領東北第二方麵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將剩餘的三千多人馬全數俘虜,這裏麵甚至還包括豪格本人!而其他的,不是在一開始突圍的時候戰死,就是全被餓死凍死!
而在北方戰局分出勝負沒有多久,隨著多鐸的逃歸,南方節節勝利,已經打到茂山的代善也得到了消息。感到有些不妙的大貝勒開始撤兵,留德格類和嶽托擔任後衛。沃爾姆斯、孔有德等人發現這一情況,率領部隊在後麵窮追猛打,一萬多主力幾乎全軍壓上,各種武器更是層出不窮,士兵們更是氣勢如虹!最終,杜度和嶽托戰敗而逃。不過,代善終究是沙場老將,接收了杜度兩人的殘兵敗將之後,很快就穩住了陣腳。沃爾姆斯數次嚐試進攻,都未能如願,隻好跟在代善後麵緩緩跟進!兩軍一退一追,中間交手數次,都是以八旗戰敗而告終!這樣差不多走了一個月,代善撤回到了義州等地,沃爾姆斯等人也占領了昌城。可是,這個時候,代善已經可以憑河回望沈陽,而北荒軍的後勤線卻已經長達千餘裏。
看到這個情形,代善自以為詐降誘敵之計大成,大喜,準備發動反攻。可是,他沒有料到,就在他準備發動決戰的時候,一直為他籌措糧草的朝鮮一方卻突然斷絕了這種供應!理由卻是被一直遊蕩在朝鮮西部海岸線的北荒軍水師給劫了!這樣磨唧了數天,朝鮮君臣在代善的巨大壓力之下,答應再次籌措一批糧草供應大軍。隻是這樣一來,代善的決戰計劃也隻好延後!而就在這個時候,天氣已然轉暖,鴨綠江上的冰層也已經開始融化!
不過,盡管也都發現了這些,代善等人並沒有在意這些。在他們看來,在朝鮮作戰跟在後金本土作戰並沒有兩樣,朝鮮可以予取予求!就算鴨綠江不通,他也可以在朝鮮獲得所需的各種物資。
可惜,代善等人的好心情很快就破滅了。朝鮮的糧草屢催不至,說是雪水融化,道路難行!代善聞之大怒,一麵再次派出使者前往漢城施壓,一麵派出士兵四麵搶掠,希望能暫時搶得一些糧草救急。可接下來,附近幾座城池,諸如鹽川、定州等地的庶尹將領都緊閉城門,拒絕八旗兵馬入內!而周圍的那些鄉村,更是杳無人煙!也就是說,派出去搜羅糧草的八旗兵馬基本上沒有什麼收獲。
一連串的事情終於讓代善意識到了不妙。朝鮮經過兩次“滅國”之戰,早就對後金懼如猛虎,怎麼可能屢屢催糧不至?那些地方的官員將領也居然敢拒絕八旗兵馬入城,難道他們不怕死麼?可是,事已至此,代善卻又想不到自己該怎麼辦。撤退?這根本就不可能,皇太極因為接連敗於北荒軍,早已經憋了一肚子的火,如今又在北麵失去了一個兒子,氣得把多鐸都下了大獄,要不是多爾袞死命求情,皇太極在這種情況下也極為需要兩白旗的鼎力支持,那小子恐怕也早就被殺了。所以,如果他這時候撤退,也絕對難逃製裁!而且,朝鮮畢竟還有一萬多兵馬留在自己這邊,他們總不可能白扔了這一萬多子弟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