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報複(2 / 2)

“那就好。去吧!”楚鍾南揮了揮手。

“那我就先走了。您注意休息。”叮囑了一聲,劉采青站起身離開了辦公室。

……

滿清聯合朝鮮一些對小北荒心懷不滿的富商、地主、貴族對楚鍾南,以及小北荒高官進行刺殺的事情還沒有開始就先失敗了,之後,小北荒的朝鮮情報處通過暗中監察,聯合各個部門又狠狠地在朝鮮進行了一遍清洗。當然,這些事情基本都是在暗中進行的,影響並不大。不過,雖然影響力小,通過這些行動,小北荒對朝鮮的控製力卻又獲得了進一步的增強。而除此之外,滿清也很快就品嚐到了這種暗殺行動所帶來的苦果。

祟禎十一年六月開始,建州左衛的第四方麵軍一部開始將勢力向西推進。雖然在他們麵前的多是山地溝壑,但是,這樣的地形反倒也方便了他們構建各種城堡、軍寨。而這種軍事要塞規模化的推進,雖然緩慢,卻讓滿清八旗無可奈何。雖然皇太極也曾命令部下選擇地點同樣進行軍塞建設,打算以要塞對要塞,可是,八旗子弟的建築行動緩慢,尤其在建築的時候還要麵對第四方麵軍偶爾的火炮轟擊,使得皇太極的計劃總是無法達到預定目標,八旗軍也隻得一退再退,最終,不得不退到了吉林烏拉、輝發至快大茂(通化)一線。

而除去建州左衛的威脅之外,依蘭要塞的建成也使得小北荒第二方麵軍有了一個穩定的基地。在約瑟夫的帶領下,這支大部分成員都是白山黑水出來的軍隊,以依蘭要塞為依托,將觸角不住的向四麵沿伸。那些隱藏在長白山脈、小興安嶺的生女真,還有那些聚集在滿洲北部的村寨,大多受到了第二方麵軍的襲擾,或者幹然就是擄掠。當然,約瑟夫等人的“擄掠”跟那些八旗軍不同,相對於八旗軍對財物的向往,第二方麵軍對人口更加渴望,那些被擄掠而來的人口被他們安排到了依蘭要塞以北的嘉木寺囤,開始墾荒。而在這種擄掠活動中受創最深的,倒還不是滿清,反倒是那些楚鍾南的“舊識們”。曾經由楚鍾南的“老朋友”齊賽諾延所統治的,如今屬於科爾沁親王明安統領的科爾沁蒙古各部,幾乎都受到了沿著鬆花江殺來的第二方麵軍的“傷害”。人口,牲畜,財物,無不受到了巨大的損失。最可恨的,是第二方麵軍還有一些政工人員,這些人跟著軍隊一起過來,卻不住地對那些普通牧民進行蠱惑。這種蠱惑一時半會兒倒沒什麼威力,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明安等人發現,他們的治下越來越不平靜,好一點兒的,就是牧民開始出現逃亡的跡象,差一點兒的,竟然開始有奴隸毒死大批牲口,甚至是刺殺主人……而這種現象,還在暗暗地向著其他的蒙古部落傳染。

而第二,第四兩大方麵軍的推進雖然對滿清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可是,由於是在陸地上,滿清八旗的野戰能力依然擁有著巨大的威懾力,所以,他們也隻能做到現在這種程度,卻不能殺出山地或者殺入滿清腹地,這也就使得他們不能像第三方麵軍那樣取得更大的成績。

祟禎十一年八月,第三方麵軍再次集中主力戰船,不顧滿清軍隊的沿途阻截,沿渾河溯流而上,炮擊沈陽,並將沿途村鎮毀壞無數。皇太極雖然大怒,可就是隔著那看上去並不算多麼遙遠的河麵,他們卻始終沒有任何辦法。而且,一旦在河邊聚集起軍隊,就會引來對方無情的炮擊。無奈之下,皇太極隻有帶著大軍,眼睜睜地看著第三軍水師在自己麵前威裝遊行了一番之後,又大搖大擺的離去。可是,“禮送”第三軍水師離開,還沒等他來得及鬱悶,金州失守的消息又讓他的心情跌入了更深的穀底。

然而,這一切都還隻是開始。

看到滿清囿於南麵遼東遼西腹地防守壓力而不敢派出大軍北上,依蘭要塞的小北荒第二軍開始將觸角沿伸到了開原、鐵嶺一帶,而與此同時,東麵駐守在第四軍建州左衛一部也不斷地向東進逼,戰線甚至已經推進到了八旗軍的防線麵前;第四軍朝鮮駐紮部隊也開始有意識的越過鴨綠江,滿清沿江的鎮江、險山堡、長奠等地先後失守,又在對方撤回之後再次複得。但是,這其中損失的人員卻是實打實的。而除此之外,身負牽製滿清主力部隊任務的第三軍也時不時的進行幾場水上遊行,要麼,就是攻擊滿洲沿海地帶,要麼,就是直接沿河而上,攻擊遼河或者渾河沿岸的滿洲村鎮,甚或是又一次炮擊了滿洲舊都遼陽。最終,逼得皇太極派出不得不大批人手,在三岔河口附近的河道內紮下了大批的木樁,這才最終斷絕了第三軍對滿洲內部的“進犯”。

但是,這一切對於滿清士氣的打擊,已經無可彌補。(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