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從遼西撤兵的事情,北京的大明朝廷並不是特別重視,雖然他們把這當成了是自己“收複失地”的功勞,但是,相對於在關內對農民軍屢屢的勝利,滿清這等“芥蘚之疾”實在是算不上什麼,頂多隻是錦上添花。祟禎有理由高興,因為,在他登位的這第十一年裏,危害大明統治的各路農民軍被他糾集起來的各路打得大敗。
闖王李自成先被洪承疇大敗於梓潼,逃往陝西,之後,又大敗於洮州,再之後,被洪承疇和孫傳庭伏擊,再次大敗於潼關南原,妻女輜重俱失,僅於劉宗敏等七人逃脫,跑進了商洛大山之中,匿藏不出。而就在李自成接連戰敗的同時,張獻忠受熊文燦招撫,於穀城投降;“曹操”羅汝才亦受熊文燦招撫,與房縣知縣郝景春歃血為盟,之後,率麾下九營農民軍盡數降於大明。三大農民軍首領一敗二降,飽經戰亂的大明好像已經看到了太平的曙光。而原本,在這個時候,得到消息的大清皇帝皇太極會派多爾袞再次入寇中原,兵圍京師,使得洪承疇、盧象升所率官軍主力被迫入衛京師,從而使得李自成有了東山再起之機,也使得張獻忠和羅汝才敢於重新反叛。同時,在這一次多爾袞的入寇之中,名將盧象升也會因為督師楊嗣昌的從中作梗,而戰死沙場。
可是,現在的這一切都變了。滿清因為有楚鍾南的牽製,自己還應付不過來,更加不敢冒險入冠中原。而沒了這外來勢力的攪合,洪承疇、盧象升,還有孫傳庭等人也都繼續率兵在外,不必放著剛剛平定下來的亂局不顧。並且,憚於農民軍曾屢屢複起,洪承疇、盧象升,還有陝西孫傳庭等人都紛紛上書祟禎,要求大軍暫駐地方,以鎮懾宵小,免得農民軍李自成等人死灰複燃。同時,也好繼續對各地小股的農民軍進行鎮壓,以免使其坐大。祟禎接受了這三大名將的建議,並且對諸多將領,還有主張招撫的熊文燦進行了嘉獎。同時,因為大明財政枯竭,祟禎下旨重開海禁,準許在福建開放港口進行對外貿易。
然而,眼看著大明的日子一天好過一天,天下大亂不久就將開始大治的模樣,遠在朝鮮的楚鍾南卻隻是一個勁兒的冷笑,按他的話說:
“吏治不清,百姓困苦不堪,可朝廷官員依然隻顧相互傾軋,尤其是溫體仁與楊嗣昌,含混不清,隻知道內鬥;同時,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三大流寇隻不過是暫時偃旗息鼓。因為熊文燦的原因,張、羅二人都保留了足夠的實力,也獲得了喘息之機。我敢說,頂多一年,隻要得到機會,張獻忠和羅汝才必然再反。此外,官軍如匪,所到之處,百姓飽受荼毒……積弊難返,祟禎能力有限,不是可以力挽狂瀾之人,所以,大明此時的景象不過隻是回光返照罷了。”
不過,話雖然有些酸溜溜,但麵對大明內亂漸平,少了許多麻煩的境況,楚鍾南真的是一點兒也沒興趣。因為,在平壤的他,真的是很不得輕閑。雖說祟禎再開海禁使得小北荒可以更加輕鬆的獲得許多貨物,與已經重新打通了北方路線的俄羅斯人繼續貿易。可是,這些小錢哪裏會被得到了日本這個大金庫的楚鍾南看在眼裏?要知道,光是按照大明和日本金銀兌換之間的差價,小北荒每年就少不了幾百萬兩銀子的進項。何況,楚鍾南現在還統治著朝鮮。這個半島雖然不大,但畢竟是一個國家,一兩千萬人,比他們當初所在的,隻有十幾二十萬人口的小北荒所含的問題可要複雜的多了。按照楚鍾南自己的話說,驟然從一個鄉長縣長級別升到省長一級,問題是很大滴。
而且,除了處理朝鮮內部層出不窮的麻煩,為了保證漢人對小北荒政權和軍權的完全掌控,楚鍾南還不得不大量的從大明向外移民。那些被移民來的漢人,又要通過朝鮮,渡海到小北荒……而這些剛剛從大陸移民而來的百姓雖然吃苦耐勞,卻不懂小北荒的規矩,所以,一切的一切,幾乎都要重頭再來。
這麼多事情壓在頭上,小北荒眾人哪還有什麼閑心去管大明?楚鍾南能稍稍留下點兒空來關注一下關內的情況,已經算是不錯了。
***************************************************************
旅順!
第三方麵軍大本營。
李惟鸞這兩年的心情不錯。
當初,身為一介降將,他還以為自己這輩子就這麼樣了。在他看來,楚鍾南能不殺他,反而給他官兒做,賜以土地財物,已經是夠寬厚了。畢竟,他是黃龍的親信。任何一名主帥,都不可能輕易的相信他這種人。可是,他沒有想到,僅僅在小北荒受了幾個月的培訓,他就重新上崗了,而且直接就被提拔成了第三方麵軍西路軍總指揮。統管雙島以西的所有第三方麵軍的軍務。這個權力可比當初做黃龍副將的時候更大。這還不算,楚鍾南還讓那個非常不服氣他擔任了西路軍總指揮的美洛妲讓出了大批的火器彈藥,交給了西路軍。要知道,美洛妲可是楚鍾南的女人,雖然傳說這個女人還並沒有嫁給楚鍾南,可小北荒上上下下都知道,這個藍眼睛的女人給楚鍾南生了一子一女,而且都非常受寵。尤其是那個小公子,名字雖然有些怪,卻已經幾乎是鐵板釘釘的楚氏繼承人。這樣的女人,誰敢得罪?自己兒女的親娘,楚鍾南還會不偏向著?可為了西路軍,人家硬是從美洛妲的手裏挖去了大把的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