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八章 招降(2 / 3)

“你是什麼意思?”洪承疇皺眉問道。

“你知道的。”楚鍾南掂了掂手裏的公文,“官軍剿賊,一路剿,一路殺。光是那左良玉一路,禍害的人口就不下百萬,死在他們手裏的,除去那些真正起兵造反的農民軍,最起碼有幾十萬是屬於無辜百姓。十幾年了,光是被他屠戮的城池就足有好幾個。你自己想想,他左某人做下的惡業還會少於孔有德不成?孔有德是罄竹難書,那麼這位朝廷的‘平賊將軍’呢?大明朝廷任用這種比強盜還要凶殘,比土匪還要可恨的惡種當將軍,去平定叛亂,嗬嗬,它還有希望麼?”

“哼!”洪承疇冷哼一聲,轉過了臉去。

“不聽也沒用。官軍還在四處鎮壓各路叛軍,同樣,不管是這些叛軍還是趕去鎮壓的官軍,都在不停的禍害地方。那些叛軍還好些,他們過去的地方,窮人勉強還能活一活,可官軍是什麼模樣,你洪承疇應該比誰都清楚。因為,你曾經也是統領官軍鎮壓叛亂的人!……惡業!這兩個字是你自己說的。既然出自你的口,想必你也一直在琢磨。好好想想,你是打算將這一身的惡業帶到棺材裏去,還是打算在活著的時候,盡可能的贖一贖罪……”楚鍾南冷哼道。

“人之一世,焉能不識忠義為何物?楚鍾南,你出於西方蠻夷之地,又豈能明白我等的心思?”孫元化在一邊冷冷地說道。

“放你娘的屁!”

“你……”

“我什麼我?什麼是忠義?你忠於的又是誰?跟我麵前玩兒這個裏個愣兒!孫元化你個老頑固,老子平時沒空搭理你,你還真當自己是塊寶了?”看著孫元化瞪著滴圓的眼珠子,楚鍾南突然叉手往門外一指,冷哼道:“你給我滾!回去問問你那幾個兒子。孫和鬥,孫和鼎,孫和京。問問他們兄弟三人在幹什麼!問問他們為什麼肯真心實意地幫著我做事兒。別他娘的以為整天抱著兩本《大學》、《論語》什麼的讀讀就真明白什麼叫忠義。忠義,什麼叫忠義?你忠的是天下,對象是百姓,不是什麼狗屁皇帝!什麼是義?義,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義在哪裏,義在老百姓那兒!你忠義,你忠義的對象現在是天下最大的蛀蟲!”

“楚鍾南,你安敢侮蔑君上?”洪承疇突然大聲叫道。

“我侮蔑他?”楚鍾南冷然一笑,又突然反問了回去:“我真的侮蔑他了嗎?”

“你……”

“你是聰明人。洪承疇!”楚鍾南又歎了一口氣:“我為什麼來勸你投降?因為你是大才,同時又是一個肯做事,敢於做事兒的大才。在這個時候,像你這種人,太少太少了。所以,我很看重你。包括還在關內的盧象升、孫傳庭,也都很讓我看重並且佩服。而且,我現在最缺的就是像你這樣能夠幫我執掌中樞的大才。雖然我在小北荒的時候就建立了相應的製度,但人才總不會嫌少。三個臭皮匠也永無不可能真的能抵得過一個諸葛亮,因為大家看事兒的高度不同,眼界不同,角度也不同。尤其是小北荒是我帶著大家在一窮二白,幾乎白紙一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小北荒,乃至如今的東北六省的製度根本就不可能毫無阻礙的放到關內。傳統不一樣,也就決定了行事的方法不一樣。所以,我需要你的才能。可是,我希望你能明白,我並不一定缺了你就不行。因為,北京城裏的那一群人,那一群官員,幾乎都在等著我……那些人或許做事兒不行,但出主意卻不一定差。就像錢謙益,他現在就做的不錯。”

“大言不慚!”孫元化剛剛被楚鍾南氣得不輕,但也被嗆得說不出話來,好不容易緩過一口氣,聽到這話,想都不想便又譏諷了過去。

“老孫,你真的是一個老頑固。”楚鍾南看著這個來到小北荒十幾年卻依然嘴硬不服的老家夥,突然苦笑了一下,“我不明白你心裏到底是怎麼想的。你應該知道,我楚鍾南從來不喜歡拿假話蒙人,尤其是在這種國家大事兒上。……大明朝廷已經爛到了根子上。要是沒有當初我向孔有德把你要回來,你也肯定難逃一死。就像當初的熊廷弼,袁祟煥一樣!因為,北京朝廷上那些隻會爭權奪利,陷害他人的蠢貨不許你活。他們要推卸責任!……你那位祟禎皇帝我不想評價,也不願意評價。他是個苦命人,一個沒有選擇的苦命人,另兼王八蛋。可他手下的那些大臣呢?他們不在乎。因為這些人覺得,就算大明完蛋了,這天下不過就是換了個皇帝,換了個姓氏。他們不伺候現在的祟禎,也可以去伺候其他人。所以,他們根本就不在意天下的興亡,他們隻在意自己的利益。……我敢說,如果有一天我帶大軍進了北京城,祟禎肯下會自盡身亡,因為這人是個硬脾氣的家夥,雖然他同樣也很無能。可他手下的那些大臣,我敢保證,絕對不會有誰去殉國。相反,他們會躲在各自的府邸裏,等著我的召見,然後,再等著我分封他們官職。因為,曆朝曆代幾乎都是這麼做的。他們認為自己也會受到同樣的待遇。說不定,他們那些人中間還會有幾個做著捧對了馬屁,然後驟然高升的美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