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上,一起去?(2 / 3)

可是,李岩沒有想到,他的忠心所為反而引起了李自成的不滿。他不僅上書的時候沒能見到李自成,得到了批注也隻是三個字:知道了!

不過,這還不是李自成最大的敗筆。這位闖王最大的敗筆就是他依然把自己看作是一個起義軍的草莽領袖,而不是一個即將登基的皇帝!明朝降臣禮部尚書楊觀光奉命著手為李自成的登基大典作準備。楊觀光是山東登州人,是當時頗為著名的理學家。李自成雖然因為闖軍剛進入北京之後的所作所為而不得士大夫之心,但了本人依然極力想改善與明朝降臣的關係。但是,因為他是農民出身,這實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李自成召見楊觀光時,楊觀光勸他放棄酒色。李自成卻哈哈大笑說,若他遠離酒色,怎麼能享受生活的樂趣?另外,李自成不習禮儀。牛金星、楊觀光為他籌備登基大典,需要他配合,但他卻對這些繁瑣的禮儀感到厭煩,隻試了一次便不再訓練,並自稱馬上天子,無須這些禮儀。這些事傳出,李自成立即被諸多讀書人所鄙棄,認為他隻是“沐猴而冠”。因為他並不是傳統儒家模式理想的君主,不僅所作所為差勁無比,在最基本的表麵行為上也距離曆代開國君主差著十萬八千裏。

而除此之外,李自成竟然也從來沒有考慮過在北京建都。他對牛金星等人說:“陝,吾之故鄉也。富貴必歸故鄉。即十燕京未足易一西安!”

麵對如此無奈的情況,李岩,還有宋獻策等比較有見地的闖軍文武官員都感到極為失望。但是,同在一條船,他們也沒有其他辦法。不久,祟禎在東北的消息傳來,李岩再次向李自成進諫,認為要防備東北軍的進攻。李自成終於對李岩感到厭煩,劉宗敏等人認為李岩總是說些煞風景的話,也大都感到不耐。於是,在李自成占領北京之後便一直與其保持書信往來,並且表現得極為殷勤,不僅提出要歸附闖王,還透露東北軍實力不過爾爾,隻能稍稍壓製山海關這一重大軍事消息,使得李自成大大放鬆了對東北的警惕與戒心,甚至還主動捐了五萬兩銀子助餉的吳三桂派來使者,聲稱需要闖軍派出一員“有份量”的文臣或者武將前往山海關進行“招安”的時候,李自成等人把李岩推了出去。不過,總算還有分香火情在,李自成給了李岩一萬兵馬隨行,以壯聲勢!

可是,大意且驕狂的李自成並沒有想到,吳三桂先前所作的一切根本就隻是在耍著他玩兒呢。李岩的一萬大軍距離山海關還有一百多裏地,便再次受伏。經過短暫的交戰,在北京城享了幾十天福的闖軍再次大敗。李岩被俘,一萬軍士被吳三桂的關寧騎兵殺得屍橫遍野。

消息傳回北京,李自成大怒,立即在武英殿召集麾下,擬派劉宗敏出兵山海關。可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麵對這種情況,劉宗敏竟然不願出兵,還當麵頂撞他說,大家都是做賊的,憑什麼你在京城享受,讓我去前線賣命?麵對如此手下,李自成也是無奈,惱火之餘決定率隊親征。劉宗敏見狀,不好再推托,便帶兵隨李自成討伐吳三桂。

……

“好一個吳三桂,果然是不愧是良將。”

沈陽距離山海關要比北京遠的多,得到消息自然也就晚了一些。但這並不妨礙某些人的欣喜。這其中最為高興的自然是祟禎。這位可憐的皇帝,到了沈陽之後就被楚鍾南安排到了皇太極曾經居住的小皇宮裏麵,身邊隻有周皇後、幾個子女,以及十來個伺候的太監,另外,就是他的嫂子,他老哥木匠皇帝天啟的老婆張皇後。不過,在東北受到的冷遇多了,祟禎也知道楚鍾南是在利用他的名份,其實也就是把他當傀儡。雖然他也鬧過,希冀東北也能有那麼一兩個忠臣義士,可是,不得不承認,在這方麵他真的很丟臉。雖然他在跟楚鍾南見麵之後,就大罵對方狼子野心,對方也隻是微笑著坦然承受,並沒有一句話反駁,但是,他知道那是人家不屑於跟他計較。因為,他能在那些東北的大人物麵前肆無忌憚的開罵,卻連幾個守皇宮的小兵都辯不過。甚至有那麼兩次,他還被幾個小頭目給駁得體無完膚,不僅自己受辱,連帶著兄長天啟皇帝、父親泰昌皇帝、爺爺萬曆皇帝也被人拿出來數落了一通。在那些小人物的嘴裏,老朱家竟成了沒一個好人,全是糊塗蛋加混蛋!尤其是他自己,也因為“隻知道任用奸臣,殺害忠臣良將,喜歡推卸責任,不停的給老百姓加稅攤派,搞得天下民不聊生”,而成為眾昏君之中的頭一號!……這讓一向自認勤勉英明的他大為懊喪。要不是周皇後和那位寡嫂張皇後開勸,他恐怕又要找個地兒自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