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祟禎十九年社科院的建立在文壇掀起了一陣浪潮。楚鍾南的這一做法給許多讀書人上了一課。讓他們發現,原來讀書並不僅僅隻是看過四書五經,背會唐詩宋詞就可以的。還要研究,而研究的方向更是多種多樣。而很顯然,四書五經之類的聖賢書並不能對這些研究提供什麼過多的幫助。
要知道,楚鍾南推行的全民識字運動給予了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太大的壓力。雖然這些讀書人中也有許多人大聲地“呐喊”,指出楚鍾南讓“平民亦享讀書之樂”,實為對士大夫階層的侮辱,再想到日後可能還要與那些泥腿子們一起去參加科考,更覺有辱斯文,但很顯然,這些理由都是不怎麼受人待見的。而且,麵對如此壓力,尤其是龐大的平頭老百姓的基數,這種“有骨氣”的讀書人實在是少的可憐。更多的讀書人感到的則是一種乏力,極度的乏力!麵對滔天巨壓,毫無反抗之力的那種乏力!
而中國的讀書人除去一些比較死硬的,大多數人都向來是很“聰明”的。既然不能反抗,那就隻有順其意誌,循其所喜了。隻是,先前楚鍾南並沒有提出什麼明確的口號,這些讀書人又大多思想僵化,不知道該怎麼樣才能順楚鍾南的意,直到社科院的出現!
可以說,社科院成立之後所造成的效果連楚鍾南這個始作俑者都沒有想到。沒錯,楚鍾南確實是想籍此帶動一批讀書人轉移研究方向,不要總是把那麼多的精力放在四書五經這些實用性與適用性都不強的古書上,可是,他沒有想到,那些讀書人早就已經有些受不了全民識字所帶來的重重壓力,轉變的會那麼快。雖然這些人的行動依然有些盲目,提出的許多觀點甚至還是瞎編亂造,更多的依然隻是拾人牙惠,但這至少是一個不錯的開端!也是他楚鍾南真正影響文壇、掌握文壇的開始。
*********************************************
祟禎十九年,經過年初幾個月的征戰之後,衛國軍再次停下了自己進攻的步伐,轉而穩定地方,繼續埋頭積攢實力。同時,有計劃的將勢力向甘肅以及徐州、鳳陽等地延伸,爭取能在發動下一次的進攻之前,先一步統一北方。
而同樣在這一年,楚鍾南之子楚辭與祟禎長女長平公主朱徽娖的婚事也終於得以進行。不過,楚鍾南的勢力發展太快,祟禎皇帝的心情很顯然是不太好的;而楚鍾南一直反對這場婚姻,卻苦於無法說服自己的兒子,還有兒子他娘,以及一大批“別有用心”的人,心情自然也強不到哪兒去。不過還好,兩人都是識大體的人。在婚禮舉行的時候,都果斷地將這種不愉快隱藏了起來,並且盡可能地表現出了自己和藹的一麵。
婚禮是在皇極殿舉行的,這也就是日後大清王朝的太和殿。
楚辭和朱徽娖牽著一根紅綢帶,從殿外走了進來。楚鍾南和祟禎則一同高坐在大殿之上……沒錯,就是一同高坐,雖然是兩個座位,但楚鍾南非常“禮貌”地“允許”祟禎跟他並排,而且不分前後高下的坐在那裏。而祟禎雖然不怎麼領情,並且極為鄙視楚鍾南的做作,但最終還是沒能說什麼。形勢比人強,尤其是在這場婚姻之中,他的女兒不僅成為了楚辭的正妻,還得到楚鍾南的允諾,兩人的孩子在日後將成為楚氏的繼承人,他覺得自己其實已經占了不小的好處,所以,讓楚鍾南得瑟一下也就無所謂了。至於楚鍾南會不會在兩個孩子婚後耍什麼手段來推翻這一許諾,祟禎卻是不怎麼擔心。雖然他跟楚鍾南接觸的時間並不多,但這個“竊國大盜”卻也不像是說話不算數的小人,傷害一個小女子的事情是絕對做不出來的,何況,這個想法也是得到了他最信任的王承恩的認可的。他祟禎看人不行,王承恩總不會太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