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祟禎南歸其實是楚鍾南早就定好的計劃。如果不是因為有這場婚事的煩擾,他早就把人送到南京了。可誰叫楚辭會突然鬧出那麼一個妖娥子呢?娶誰不好,偏偏想娶長平公主……雖說這小丫頭遠沒有金庸小說裏所說的那麼武藝高強,也沒有《帝女花》裏所描述的那樣和準駙馬周世顯情比金堅,可再怎麼說那也是個仇人之女。誰知道祟禎到底會怎麼吩咐這個女兒?當過皇帝的都沒幾個好人,祟禎雖然沒什麼本事,也曾經被手下群臣蒙蔽了與麼久,但心眼終究還是有的。那長平公主在皇宮裏長大,估計也是不是什麼善茬兒……他實在是不放心。
不過,時至此刻,他也沒了別的辦法。前世的時候,小年青因為婚事的原因跟父母鬧翻的例子比比皆是,雖說這年頭還比較講究,可他依然不想在兒子心裏埋上什麼刺兒,再者,他也確實對美洛妲那一幫家夥的勸說有些心動:兒子娶了一個前朝帝室之女,確實也是會有相應的好處的。而長平他也觀察過一陣子,倒也是個不錯的女娃,性子也好,不像是那種心裏有鬼的。所以,他才最終同意了這場親事,而今天婚禮上他的表現,也確實是一種逼迫,同時也是一種警告,雖然對長平公主不公平,顯得極為欺負人,但他也是沒辦法。在其他時候警告,顯不出鄭重,也沒有這種效果。
……
楚辭和長平公主的婚禮終歸還是完成了。小兩口雖然對楚鍾南這一波折感到心中不滿,可誰也不能說什麼。誰叫他是當老子的呢?倒是小丫頭楚彤找到機會狠狠地“訓斥”了楚鍾南一番,盡顯彪悍本性。而之後,按照楚鍾南的安排,在那小兩口度完“蜜月”之後,祟禎南下了。
祟禎本來不願意,畢竟南京現在還是他的兒子當老大,他如果南下了,難免會被有心人利用。他雖然不聰明,可楚鍾南的鬼心眼他還是看得出來的。可話說回來,不南下不行!楚鍾南在後麵逼著呢!這方麵兩人可沒有什麼親家的情麵可講。最後,祟禎無奈,隻有南下。隻是,陪同他的隻有從南京來道賀的魯王朱以海,至於其他人,像是周皇後,天啟帝的遺孀張皇後,還有朱慈炯、朱慈煥這兩位皇子,以及昭仁公主,居然一個都沒有跟隨。甚至連老太監王承恩他也沒帶,隻是臨走時命令這個對他最為忠心的老家夥好好照應留在北京的一家人。
“這貨是沒有信心跟我鬥,想著到南京就等我的大軍去平了他,然後回來再跟一家人團聚呢!”楚鍾南如此評價祟禎的做法。那家夥的心眼兒怎麼可能瞞得住他?可就算這樣又如何?他派祟禎去南京雖然是為了讓那裏的政治更加混亂,可這本就是一招無解的陽謀。沒錯,你祟禎任誰不帶,一副不願理事、隻願等死的樣子。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才不相信這家夥真的就能忍住不對朝政指手劃腳。何況南京本就有著不少政治派別,現在雖然大權都歸於馬士英、阮大铖等人,可地方實力派,諸如黔國公沐天波之類,恐怕寧可認祟禎多一些。再者,還有那些被馬士英等人壓製住的家夥,這些人會眼睜睜地放過這個機會?他們肯定會想方設法的攛掇祟禎出麵。沒錯,那些家夥也是聰明人,知道派係之爭會大大的消耗掉南京的實力,可是,劣根十足的他們會放棄這個奪權的好機會麼?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不會!絕對不會!
“這就是咱們中國人的悲哀!”楚鍾南當著自己兒子,還有兒媳婦長平的麵如此評價。
“那公公您還……”初為人婦不久,長平愈顯嬌豔,楚辭從小就受到美洛妲的教育,那是相當的會考慮女性的心理,所以,一個多月來也幾乎不停的在安慰心靈受傷的妻子,讓長平充分的認識到了他是他,楚鍾南是楚鍾南這一事實。雖然這讓楚鍾南極為惱火,但也沒有辦法。而且看著小兩口的感情尤如蜜裏調油,他這個父親兼公公倒也安心不少。不過,再受丈夫的寵,從小所受的教育也讓長平她講不出什麼不好聽的話來,雖然他對楚鍾南如此這般利用她父皇的行徑感到極為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