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給孩子建構哪些人格(3)(2 / 3)

在孩子4歲半後,他們對家庭日常用品和身邊常見的物質和事物已經熟視無睹,他們需要比這些可見物質更加有探索意味的東西,於是他們發現了文化。

文化在他們身邊比比皆是,於是他們從喜歡文化工具開始探索文化,這時我們如果能把人類文化精華引薦給孩子,孩子就會自然吸收。但引薦隻是介紹給孩子,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步伐探索文化並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不是把文化作品硬灌輸給他們,使他們一聽到文化二字就想嘔吐。

當一個人愛好文化時,他們就會時時刻刻被文化所愉悅,他們的品質也會變得比較高級,人類是講究品質的,高級的文化狀態是人類所追求的境界。

人類的文化分為科學與藝術兩大範疇,兒童什麼時候使用什麼能力,什麼時候對什麼領域感興趣由兒童自己決定,但在他們的環境中有沒有這樣的內容卻由我們成人來決定。我們為孩子提供了適合的文化環境,孩子就會去探索,沒有準備適合孩子的文化環境孩子就不會去探索。

科學和藝術都是有價值的,應該放在那裏供孩子們自行選擇。

9.使孩子頭腦清楚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很多人頭腦不清楚,如我們帶著員工去拓展,其中有尋寶遊戲,我們事先把指示牌和藏寶圖頭掛在合適的地方,人們會順著路線提示找到藏寶圖,根據藏寶圖再找到藏寶的地方,根據暗示的標誌找“寶物”。有一隊沒有發現這些暗示於是失敗了,在討論時,有一個人指出“是指揮部分有問題,因為他們沒有跟失敗的那部分人溝通好,沒有告訴他們標識在哪裏,藏寶圖也沒畫清楚寶物到底藏在哪裏。”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這樣的事:一個員工問人力資源顧問:“我怎樣才能掙到更多的錢?”人力資源顧問告訴他提升自己,做更高級的工作。他說:“那還是算了吧,我需要更多的空閑時間。”

頭腦是否清楚,的確跟童年的經曆有關。有很多人頭腦不清楚不是先天原因而是後天造成的。我們發現一個成年人,她童年和少年時很糊塗,但成年之後腦子越來越清楚,了解之後發現她童年時被送到全托幼兒園,一周見一次家長,她跟別的孩子不同的是,她的痛苦和焦慮似乎毀了她,送全托半年後她大病一場幾乎死去。那時她記得自己心裏痛苦得像死了一樣,腳上的鞋掉了都沒有感覺到。她有了被遺棄的焦慮,哥哥在前麵跑她生怕被哥哥丟下了,哥哥從小水溝上跳過,她會跟在哥哥後麵穿著鞋子從冰冷的水中蹚過。內心很焦慮,怎麼還能顧得上鞋子濕不濕的問題呢?她從小心裏就沒有平靜幸福過,以至於到很大了還搞不清楚數大拇指和指頭的關係。

觀察芭學園的孩子,他們能把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狀態、自己和別人的關係、別人和別人的關係、物與自己的關係、物與物的關係等問題明顯而準確地表達清楚,這表明他們是幸福的。

若要一個孩子頭腦清楚,需要我們為他們提供安全的環境,並且從他們一出生,安全感就建立得很好,他們有機會按照自己內在的發展需求去發展自己,他們能夠根據身邊的事物元素來總結歸納,得出自己的結論,於是他們才能頭腦清楚。

孩子的一生都需要他們的大腦來幫助他們,在這個時代,幾乎所有的人都要經曆15~20年的學習生活才能進入自己的職業生涯,才能通過利用社會資源獲得很好的生存機會,所以頭腦清楚對一個孩子是很重要的,在打罵和訓斥中長大的孩子,怎麼能夠很好地發揮他大腦的作用,並有很好的大腦工作狀態呢?

10.使孩子站在自我的立場選擇和判斷

說起“自我”這個詞,很多人會感到它很虛,人們比較容易認為“自我”就是一個詞,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其實“自我”雖然不像物質那樣容易被摸得著,看得見,但它是存在的。

“自我”,說得簡單點就是一個人具有屬於他自己的獨特的思想,屬於他自己的感受,屬於他自己的經驗,屬於他自己的觀點立場、愛好、天生氣質等,這些東西綜合表現的結果就是自我。

如古代孔融讓梨的故事,多少年來中國的家長都以此為標準教育孩子,希望孩子能表現出這種友愛的精神。其實人的自然生存本能讓人這種動物跟其他動物一樣,在生存的環境中遇到衝突時,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解決方法,這樣才能確保每一個人都能自己保護自己的生命,自己想辦法讓自己活好。正是有了這樣的本質,當有人為了別人而舍棄自己的利益時才使人那麼佩服。人們爭相傳頌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精神的原因,是因為這樣的行為不是人的本能。後來這種不是本能的行為就成為理想。在孩子展開本能和完成自然本性的時期,人們希望他們的本性是那種社會性的、理想的,所以就教孩子會違反自然本能建構理想道德。如果人們都沒有能力過好自己的生活,沒有意識建構自己穩定良好的生活而成天到處去幫助別人,這個世界就亂套了,所以我們應該首先幫助孩子完成符合自然本性的建構使自己獲得良好生活的能力,然後在他們的生活中再滲透當別人遇到困難時去幫助別人的良好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