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湯漢諫言獻策 杜廡怒不可遏(1 / 2)

“這樣的官你也要當?難道你陸子虞就不知他宋理宗和賈似道的目的所在,虧你陸子虞還是他杜杲的結拜好兄弟?又哪有你父親陸遊前輩的半點羞辱心和些微尊嚴感?”

麵對大哥趙善湘的一番嚴厲斥責,陸子虞哀歎道:“大哥,我陸子虞並不是一個貪戀官位,落井下石的宵小之輩,而會認真行使刑部尚書的權利,讓皇室大案公布於眾,將幕後的凶手繩之以法。”

“湯漢不是說,幕後的凶手乃王府的太史令何翠花,她不是已畏罪投湖自殺了嗎?”

“我的趙大哥,湯漢的鬼話您也會信,當初要不是他力薦杜杲做刑部尚書,杜杲也不會得罪權貴,弄得家破人亡……”

趙善湘極為悲傷地哀聲歎語:“現在說這些還有用嗎?眼下最為重要的就是設法將杜杲從監獄中釋放出來,希望你陸子虞不是一個貪戀官位趁火打劫的不恥之徒……”

“大哥,您還是不相信我陸子虞?”

“人心難測,希望兄弟能救杜杲。”

理宗皇帝為何采取老師湯漢的建議,將杜杲的結拜二哥陸子虞調到京城升至為刑部尚書,繼續調查皇室大案?

原來京城的文武官員,實在看不下去宋理宗和賈似道等人的所作所為,見杜杲蒙怨受難,他們與太學生和駐守京城的將士以及臨安的百姓,聚集在皇城腳下為杜杲打抱不平,並要求理宗皇帝立即開釋杜杲。在皇後謝道清和具有皇族血統的趙善湘的積極活動下,諸多的皇室貴族也聯名懼保杜杲大人,加上孟珙、呂文德、吳玠等武將的強烈請求,宋理宗隻好召集心腹商議,希望杜杲官複原職。以平息不斷延燒的國民怒火。

賈似道首先向宋理宗薦舉了自己的心腹馬天驥。湯漢一聽,竭力反對,他說:“皇上若將馬天驥擬為刑部尚書,不但不能平息眾人的憤怒,反而會適得其反,激起國人的更大忿恨,誰不知,皇上欲納杜杲二女為妃,全是因為聽了馬天驥的蠱惑、慫恿,在這節骨眼上,皇上切莫推濤作浪、火上澆油……”

理宗連忙讓賈似道等人避開,急忙問道:“老師的意思是要讓杜杲官複原職?”

“不,不,不,當然不是,倘若杜杲官複原職,必然要將皇室秘事公布於眾,倘若如此,太子趙禥的合法性必受質疑,太子的地位也就岌岌可危,楊桂枝和史彌遠以及何翠花當年的努力奉獻就會付之東流,那麼,湯漢當年的辛勤付出也毫無意義。”

理宗歎曰:“既然如此,何必當初。老師若不推薦杜杲為刑部尚書,又哪來如此的焦慮煩心?”

“其實皇上心如明鏡,早先,湯漢為什麼要力薦已經強烈要求致仕返鄉的杜杲大人任刑部尚書,說白了,那還是為了皇上的威嚴和德昭家族的大宋江山固若金湯,皇上又是否忘記起初在文武百官、皇室貴胄的麵前,信誓旦旦許下的錚錚諾言:誓為姐姐、姐夫、外甥報仇雪恨,假如不讓一向正直、廉潔的杜杲接受此案的偵緝、審理,皇上又能否給眾人一個滿意的答複,難道我湯漢的提議,不是為了敬愛的皇上,不是為了皇上的江山?”

理宗點了點頭,又急著問道:“老師不讓馬天驥成為刑部尚書,可有自己的心中人選?”

湯漢微微笑道:“杜杲不是有兩個結拜兄長還在江淮任職嗎?那趙善湘年歲已高,多次要求離職休養,皇上可準許他致仕養老,並以皇室的待遇給予慰籍,他畢竟是先皇宋寧宗的異母弟弟,也可顯示皇上的闊達胸襟。而陸子虞是先帥陸遊的兒子,陸遊雖然早已仙鶴,但他的愛國之心,萬民敬仰,隻有將子虞擢升為刑部尚書,才能平息國人憤怒,而杜杲也不會過分為難自己的結拜兄弟,當然,他陸子虞也是有先決條件的,那就是讓杜杲成為與刑部尚書職務相當的官員……”

“這咋行,萬一陸子虞和杜杲是一樣的脾氣,我趙昀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皇上過慮了,陸子虞當年曾私自壓下了李鈺和賈涉寫給寧宗皇帝舉報忠義軍頭領李全的叛逆行為的奏疏,致使宋軍被金人和李全重重包圍,損失慘重,後在史彌遠和楊皇後的包庇下逃過究責,回到家鄉,雖說他是按照史彌遠的指示辦事,但此後的史彌遠懷恨在心,最終導致賈涉心力懼疲、憂鬱而亡,而李鈺也成為了史彌遠的眼中釘,肉中刺,成為帝黨、後黨鬥爭的犧牲品。然賈涉的兒子賈似道現已成為朝廷權臣,而李鈺的女婿杜杲又是他的結拜兄弟,陸子虞日後的所作所為又不能不考慮自己當年所犯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