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湯漢割脈自殺 趙禥黷倫悖理(1 / 2)

“出頭的鳥先死,出簷的椽先爛”,由於宋理宗多次聽取了先生湯漢的意見,將皇室命案全都歸咎給何翠花一人所為,而在刑部尚書一職的任免上,宋理宗又是采納先生湯漢的建議,讓杜杲的結拜兄弟陸子虞接任了刑部尚書的重要職務,而將杜杲則改任為官品相當的吏部尚書。湯漢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皇室成員和文武百官的攻擊目標。

理宗的所作所為激起了趙氏光義家族和趙氏德芳家族的皇室貴胄及其一些文武大臣們的強烈反對和極其不滿,他們覺得榮王趙與芮才是謀害自己外甥關孫的罪惡凶手,必須讓他擔當刑責,嚴懲不貸,而帝師湯漢則是幕後的凶手,務必徹查,依法嚴辦。

這些皇室成員和文武大臣們都知道賈似道的手段狠毒,畏怯賈丞相的凜凜威風,沒誰敢說賈似道的不對,沒誰議論賈丞相的行為,眾人皆似如狗打衰架,將矛頭全都指向了帝師湯漢,把朝廷目前的內外逆境、皇室貴胄和文武官員的不斷發難以及太學生和京城百姓的滿腔憤怒全都歸咎為帝師湯漢等人在理宗耳邊的挑撥離間,為了好友趙希瓐的臨終囑托,為了趙德昭家族的皇位永固,帝師湯漢別無選擇,最終選擇割脈自殺。

其實,帝師湯漢早就算到了自己會有這樣的下場,就在自己臨死前,他還晉見了理宗皇帝,理宗難以舍棄,他無限傷怵地告訴湯漢:“皇室和官員的發難,京城百姓的憤怒隻是暫時現象,再說,朕無論如何也不會讓自己的老師來承擔如此糟糕的後果,若是這般,我趙昀定然是悲痛欲絕、肝腸寸斷……”

湯漢深知理宗皇帝的稟性作派,自己知道了皇室的太多秘密,尤其是太子母親黃定喜的特殊身份,不管從哪方麵講,自己都是承擔這一切後果的最佳人選,沒有誰能代替自己,於是他對著理宗鄭重說道:“皇上的一番好意我湯漢心領了,杜杲是曆史上極為難得的軍事天才,我湯漢當然不會讓他杜杲來承擔皇室一案的所謂結果,若是朝廷沒有了杜杲,皇上就很難在今後的對蒙戰爭中取得勝利,再說,是我湯漢向皇上一致推薦杜杲為刑部尚書,許多的證明材料也都是我湯漢親自提供的,理應讓我湯漢承擔一切後果,皇上的心裏極為明了,那太子的母親黃定喜是土匪頭子的後代無疑,若是身份敗露,其後果不敢想象,所以湯漢一方麵讓杜杲毫無顧忌地徹查此案,一方麵又將杜杲查案的信息偷偷地傳給了皇上,最終皇上讓丁大全帶兵毀滅證據。為了皇上,為了德昭家族的江山永不變色,我湯漢至始至終都在扮演著雙麵人的角色,也許皇上會問,你湯漢明明知道關孫命案是賈似道和何翠花共同策劃的,可先生又為何不揭露丞相賈似道,反而讓翠花一人承擔後果,並將自己偽扮成皇室相殘的幕後指示,先生這又是何苦呢?難道朕就不能觸碰丞相賈似道?”

湯漢看了看宋理宗,隨後輕聲微微笑道:“說實在的,我早就算過了太子的今後有十年皇命,隻有像賈似道這般的蟋蟀宰相,才會全心全意地輔佐趙禥,若賈似道下台,讓別人掌權,恐怕趙禥的江山難以維持,任何一個聰明能幹的權臣是不會讓一個癡呆犯傻的太子當皇帝的,他必然會聯合其他皇室貴胄和文武官員讓光義家族的來人或德芳家族的後代繼承皇上離世後的皇帝大位。這也是我湯漢願意背負罪名的主要原因。”

宋理宗又向先生湯漢谘詢道:“杜杲的夫人禿滿倫,聽說已準備帶著兒子回蒙古,再說,我趙昀讓杜杲失去了母親和兩個女兒,他還會心甘情願地為朕服務嗎?”

“別人難說,但杜杲一定會!杜杲和他的同鄉李綱一樣,即使遭受再大委屈,他也會義無反顧地忠於朝廷,熱愛國家,不過,皇上也做得實在太過分,您的後宮佳麗三千,青樓、紅粉美女無數,卻又為何要為難一個忠於皇上,忠於朝廷的股肱大臣,倘若老師的所算不差,蒙古國的軍隊必然會在杜杲去世之後向四川和湖北發難,以達到消滅南宋的最終目的。”

“沒有杜杲,南宋不保,老師,我趙昀的今後當如何行事?”

“皇上放心,杜杲定然會在有生之年,認真謀劃宋蒙戰爭,不讓蒙古的陰謀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