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孛兒隻斤.阿裏不哥一邊的有窩闊台係的領導人、塔爾巴哈台的葉密立地區的統治者海都和察合台宗王阿魯忽,阿裏不哥曾幫助阿魯忽從其堂兄妻、兀魯忽乃手中奪得察合台兀魯思。由於有窩闊台係的支持,阿裏不哥的勢力與忽必烈的勢力相匹敵,直到將近1262年年底,阿魯忽背棄阿裏不哥投靠了忽必烈。這一出人意料的背叛改變了形勢。當忽必烈趕走了阿裏不哥的人,重新占領和林時,阿裏不哥被迫在伊犁河流域與阿魯忽作戰。阿裏不哥被兩軍拑住,最後於1264年投降了忽必烈。忽必烈在扯扯亦堅的勸說下,同時也為了籠絡人心,沒有殺他,但是,處死阿裏不哥的主要支持者,包括聶思托裏安教丞相孛魯合。為謹慎起見,他把阿裏不哥作為重要俘虜囚禁起來,直到1266年阿裏不哥去世。
趁著忽必烈和阿裏不哥的內戰,西北地區的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紛紛自立,此時尚在西亞進行西征的旭烈兀也準備自帝一方,不論忽必烈還是阿裏不哥都隻得到一部分宗王支持,沒有召開元太祖成吉思汗四子嫡係後裔參加的大忽裏台,忽必烈不被廣泛承認,於是,忽必烈將大汗在西亞的直轄地(阿姆河以西直到埃及邊境)封給旭烈兀換取旭烈兀的支持,旭烈兀建立伊兒汗國(其實旭烈兀留在西亞忽必烈也沒辦法,但忽必烈給了旭烈兀統治的合法性)。忽必烈將大汗在中亞的直轄地(阿爾泰山以西直到阿姆河的農耕和城郭地區)封給察合台汗阿魯忽換取阿魯忽的支持。而欽察汗國早在元定宗貴由和元憲宗蒙哥統治時期已經取得實際上基本獨立的地位。因為大蒙古國(蒙古帝國)的分裂,忽必烈實際管轄的政治版圖僅止中原地區、東北地區(包括整個黑龍江流域)、吐蕃地區(包括今青海、西藏等地)、蒙古草原全境,西伯利亞南部地區以及今新疆東半部。1264年阿裏不哥大汗戰敗,忽必烈奪得蒙古汗國的最高統治權忽必烈推行的“行漢法”主張,明顯違背了蒙古傳統,造成許多蒙古貴族的不滿,拒絕歸附忽必烈汗國,結果導致其他幾個蒙古汗國紛紛敵對。這場內戰讓四大汗國先後脫離,自治獨立。
又是兩年過去,忽必烈用了拉攏和鎮壓兩手,迫使四大汗國承認忽必烈建立的汗國為宗主國。這樣忽必烈就成了名副其實的蒙古帝國的皇帝
忽必烈將開平,作為稱帝建國的基地。但忽必烈已將中原地區作為他的立國基礎,開平顯然不適合作為國家的都城。於是,忽必烈升開平為上都,作為駐夏的納缽。又下詔燕京(金中都,金亡後稱燕京)改名中都,為建都和創立“大元”帝國,做好準備。
且說,宋理宗在豔豔姑娘崩血死亡之後,他幾次難過地昏死過去。
醒後的理宗連忙吩咐馬天驥厚葬豔豔姑娘,而賈似道為了加速理宗的死亡,他讓親信跟蹤趙禥和唐安安,而當兩人有了動靜之時,馬天驥便把理宗帶到了他(她)們的身旁,理宗的心都碎了,這就是養子,這就是今後的皇帝,自己死後得由他來承繼大統。可是,又有什麼辦法?理宗知道,皇朝大事,不能聲張,怕是影響太子的聲譽,動搖宋廷的江山。他隻能強忍悲痛,偷偷離開。
不日,理宗無法動彈,1264年的10月,理宗皇帝因淫蕩過度,重病纏身,他下詔遍求名醫進宮,詔曰,有能為他治好病的,賜給良田、金銀財帛,授以高官厚祿,但無人敢來應征。不久理宗病故,賈似道生怕變故,當即擁立太子趙禥繼位,是為度宗。
理宗去世,舉國哀號,謝道清將理宗遺訓讓賈似道在朝堂上頌讀。遺旨言:“尊謝道清為皇太後,由謝道清垂簾聽政,榮王為監國,唐安安驅出臨安、削發為尼。”賈似道讀完後,呆了片刻,原本想要理宗快點死去,自己可掌握權臣,控製朝野。沒有想到還有這樣一出。賈似道憤憤不平,坐立不安。謝道清又拿出另外一道遺旨,賈似道接手一看,立刻眉開眼笑,他大聲誦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擬賈似道為朝野首臣,輔佐趙禥,振興宋廷。”
這個宋理宗,臨死的時候還不忘記耍兩麵手段,搞權力製衡,他知道趙禥是什麼貨色,他要利用謝道清去牽製賈似道,可又不能急怒賈似道,理宗深深地知道,如今的朝廷需要他,沒有了他,趙禥的江山是坐不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