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生健康漂亮寶寶護胎決定法(3)(1 / 3)

預防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應從懷孕早期做起,孕婦要避免感冒等傳染病,避免接觸毒物和放射性物質。妊娠期要加強營養,有內科性疾病應在治療的同時增加臥床休息的時間,以增加胎盤血流量。對懷疑有畸形兒或遺傳性疾病的孕婦可在孕後16周做羊膜腔穿刺,做羊水培養、染色體核型分析,診斷防止畸形兒的出生。

預防胎兒出現窘迫

胎兒窘迫是胎兒在子宮內因為各種原因而出現的缺氧狀態。造成胎兒窘迫的常見原因。

母體因素

各種原因造成的母體血中氧的含量不足,都可影響到對胎兒的氧氣供應。如產婦有嚴重的心髒病(尤其是並發心力衰竭)、高熱、重度貧血、肺結核、急性傳染病、失血性休克或用了全身麻醉劑等,都可以使母體血中氧的含量降低,從而影響對胎兒的氧氣供應。

胎盤因素

胎盤是胎兒與母體的結合體,是胎兒與母體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重要器官。胎盤不但能主動和選擇性地轉運以及合成胎兒發育所需要的物質,而且還能處理胎兒體內的代謝產物。通過胎盤的絨毛間隙,氧氣自母體向胎兒輸送。如果胎盤出現病變,如胎盤早剝、前置胎盤、過期妊娠或由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慢性腎炎等全身性疾患而降低了胎盤血流量,影響胎盤血液循環,使胎盤功能減退,都可引起胎兒缺氧。此外,子宮收縮過頻、過強,甚至發生痙攣性子宮收縮時,胎盤血液循環受到阻斷,也可以發生胎兒窘迫。

臍帶因素

臍帶是聯係胎兒與胎盤的紐帶,胎兒通過臍帶和胎盤與母體相連接,進行營養與代謝物質的交換。正常情況下,臍帶的長度應在30~80厘米之間。正常頭位分娩,臍帶至少應長於32厘米。如短於30厘米稱為臍帶過短;如超過80厘米稱為臍帶過長。臍帶無論是過長還是過短,在懷孕或分娩期間,都容易發生異常,如臍帶脫垂、繞頸、打結,造成母胎間的聯係渠道受阻,危及胎兒生命。

胎兒因素

分娩時各種原因所致的產程延長、胎頭受壓過久,胎兒顱內廣泛性出血等,都可以影響胎兒血管中樞,引起循環障礙,出現缺氧;此外,胎兒畸形、患先天性心血管疾病、適應能力差等,臨產後亦易出現胎兒缺氧。

胎兒窘迫對胎兒的影響取決於缺氧的時間。時間越長,影響越大,嚴重的甚至可以危及生命,即使胎兒幸存,也容易造成神經係統後遺症。

預防胎兒窘迫首先要做好孕期保健,積極防治妊娠期並發征,如心髒病、貧血、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肺結核等。其次要及時處理過期妊娠。妊娠晚期,如果經醫生檢查後確定為胎頭位、臀位、橫位等,孕婦不要自行采用膝胸臥位的方法來糾正胎位,避免發生臍帶纏繞、臍帶打結的危險。此時,孕婦應遵照醫囑注意休息,防止胎膜早破、臍帶脫垂。分娩時,孕婦應避免緊張、恐懼,防止因機體過度疲勞,引起產程延長、胎頭受壓過度而出現胎兒缺氧。除此之外,在懷孕期間孕婦要特別注意做好自我監護,胎動計數是一種簡便的自我監護方法。如果胎兒缺氧時,早期會有躁動、胎動頻繁等表現,這是胎兒因缺氧在掙紮。如果缺氧繼續時,胎動將逐步減弱,次數逐漸減少。因此,如果孕婦1日內感覺胎動次數過度頻繁或逐漸減少甚至12小時未感胎動時,均應及時到醫院診查,千萬不可貽誤,以防不良後果的發生。

預防產前胎頭浮動

到妊娠末期時,特別是到預產期前兩周時,胎頭大都已進入骨盆。如果於分娩前,胎頭尚未入盆者,即稱為胎頭浮動。發生胎頭浮動後雖有部分產婦可以自然分娩,然而多數胎頭浮動會造成分娩困難,成為一個難產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