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崩壞的戰局(1 / 2)

將商隊送到姑臧之後,李書實就與商隊們分道揚鑣。雖然商隊們都有些不舍,畢竟李書實的部隊實力強悍,要價還不高,更重要的是對方的偵察能力非常出眾,並成功的讓商隊躲過一劫。隻不過因為之前就有過約定,所以雖然不舍,但也算是友好分手,彼此間留了個好印象。

至於李書實的部隊,因為段家的存在,所以他們這樣顯眼的勢力來到這姑臧城自然要去拜拜碼頭,好在當年李彥與段熲有些交情,李書實倒也不擔心沒有什麼說話的門路。

不過顯然他的情報收集工作沒有做好,當他打算到段府遞上自己的名刺的時候,卻被告知段煨頭天晚上剛剛離開姑臧城,至於到了哪裏,似乎事關機密門房的口風非常緊。

“段煨不但離開的非常匆忙,而且行動頗為隱秘,這顯然不正常,隻是這姑臧的酒肆集市上去沒有任何不安定的表現,顯然那個讓段煨不得不隱秘離開的消息不是被人刻意封鎖了就是使用了什麼特殊的手段迅速傳遞到了段煨的手上,所以能讓他在消息擴散前展開行動。”

曹性現在已經快被李書實鍛煉成一個情報頭子了,隻要李書實給予一個大概的情報範圍,這位老兄就能摸索整理出相關的情報來。雖說在情報梳理和情報推斷上比不上那些謀士敏銳,但是因為其在情報搜集上過人的直覺,李書實倒是覺得以後讓他改做隱秘戰線人員也不錯。

為什麼現代參謀製度能夠達到“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的效能呢?其原因就在於情報的多樣化和細致化,從而能夠讓任何人都能根據情報製定出相應的作戰計劃,然後經過兵棋推演,從而達到查缺補漏的效果。情報越細致,出現意料外情況的可能也越小。

當然,這些都是建立在情報準確的基礎上,如果按照敵方散步的假情報進行作戰的話,估計除了龍傲天這種無視地形無視敵我雙方實力差距無視一切戰爭常識的家夥才能獲勝吧。

可是在這個第一缺乏有效地通信手段第二也缺乏有效地情報搜集手段的時代,勝利很多時候依靠的就是軍師們天才的大腦。因為情報不夠周全和詳細,那麼顯然有的人天生就能夠從為數不多的情報中梳理出其中隱藏的訊息,而後加以利用。

當然,那些人都是天才。還有一批人則是通過後天的努力的學習和不斷地積累來達到前者的水平,而這些也那些宿將值錢的緣故,畢竟學習和積累都是需要時間的。就好像現在的曹性和遠在西河的呂布一樣。雖說很多人都比呂布聰明,但是因為呂布的戰場經驗非常豐富,所以一般的小花招小計策是無法對他起到多大作用的。不過畢竟基礎太差,複雜一點的大型謀略或者有針對性的計策他依然防不勝防。至於曹性,這不正被李書實改造進行中麼。

其實段煨離開姑臧城的消息並沒有保密多久就已經在姑臧城傳開了,不過似乎段家多次打擊某些狡猾的盜匪都是采取這種突然離去突然襲擊的方式,所以姑臧城中的大多數人對於這種現象都已經習以為常,而覺得驚異的大部分都是像李書實一夥這樣的外鄉人。

李書實很希望這確實不過是段家一次習以為常的剿匪行動,畢竟他雖說抽身遠離了漢陽,但是依然對於那裏的戰事頗為憂心。要知道如果是一場小敗的話,那麼頂多是將漢軍追擊的勢頭擋住,而後雙方重新進入拉鋸,這對於已經將戰線推進到了漢陽與金城、隴西交界地區的漢軍而言並非不能接受的結局。反正羌人士氣得不到提振,僵持的時間長了自然就會退走。

可是如果被人抄了後路引起一場大敗呢?麵對有了新的生力軍的羌人的反撲,李書實就應該考慮自己是不是能夠從三輔經潼關舒舒服服的回到自己的老巢了。

等待的時間是令人焦急的,但是沒有確切的消息前,他們並不敢輕易離開姑臧,因為南歸的那段近乎於無人區的地方實在是太容易閉塞消息了,李書實害怕等到他們離開無人區之後將要麵對的就是突襲至麵前的羌族軍隊,那樣就實在是太危險了。

而直到兩天後各種各樣真真假假的消息才開始在姑臧城中流傳,而帶來這些真真假假消息的就是那些最為勇敢的人——當認為可以獲得足夠利益時的商人,雖說他們在傳播這些消息的時候仿佛身臨其境一般手舞足蹈,兩腿打顫,吐沫星子橫飛四濺。

這些明顯有經過人為加工痕跡的消息顯然不可盡信,但是卻又不可不信,畢竟除非有專門的人員在背後組織,否則如此大規模的信息都指向同一個方向,顯然空穴來風必有其因。

不是沒人懷疑過三人成虎的可能,可是信息的內容基本上斷絕了這種想法實施的可能,因為這些消息都是同一個內容——漢軍敗了。而消息之間的差別僅僅是漢軍損失的程度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