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君能設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聞也。夫設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聞,吏之禍也。君劣於上,吏禍於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可不各勉之哉!”
這是司馬芝與李書實第一次見麵後所發表的第一次進諫。
說實話,剛一聽到這一席話的時候,李書實可以說是聽了個滿腦子漿糊,腦海之中隻剩下了諸如“好厲害,世家子弟都是這麼變態麼”或者“這簡直比繞口令還要繞口啊”的感慨,雖然臉上依然成功保持了一副淡然的樣子,但是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李書實眼角和眉梢都在一條一條的強子忍耐著什麼。
好吧,李書實可以說在司馬芝的麵前前所未有的感受到了自己學識的貧乏。
當然,這並不是說司馬芝真的才華遠勝李書實手下諸人,隻不過助於程昱、賈詡之輩都是七竅玲瓏心,平日裏說話基本上都是踩著李書實能夠理解的紅線,除非需要引起李書實的重視,否則基本上不會去掉書袋,畢竟比起通過這種方式讓李書實發出“好厲害”之類的感慨,如果李書實因為沒聽懂而誤會了自己的意思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顯然更加得不償失。
至於同樣學識出眾的蘇小蘿莉和馬清這樣的婦人偶爾或許會給李書實一點點難堪,但是她們也不會在李書實跟前嘮叨你這個不行那個差勁,因為即使是最喜歡做這種事的貂蘿莉也知道需要給某人留點麵子,否則真讓李書實黑化掉那吃虧的還是她自己。
而且這幾位善解人意的女孩子更多的還是希望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來影響李書實,畢竟李書實不是真的不願意讀書,隻不過有的時候智商這種東西真的是不能強求的。
隻不過這樣一來當李書實麵對一個根本不會顧及上司尷尬的下屬時,這結果便足以讓李書實產生某種羞憤的想要撞牆的衝動。
其實司馬芝的話說穿了不過是向李書實進諫要以身作則同時勤於政事這樣才能讓整個官僚體係變得清廉而又高效,隻不過這一番繞口令一般的話語說下來,再加上或許真的是希望能夠在李書實麵前有所表現導致司馬芝的語速稍稍快了點,結果就是李書實直接被繞暈了。
“有些事情光是嘴皮子上說一說那是十分容易的,關鍵還是行動上能夠落實才行。”
不過就算是一時之間大腦反應不過來,李書實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很多官樣文章哪怕李書實不是什麼禦用筆杆子也是可以勉強知道一些的,用在這裏替自己解圍倒也合適。
“州牧大人所言甚是,子華亦深信此言。”
“那麼先任命你做我並州府決曹史,在我身邊掌管軍法,不知子華是否覺得屈就了。”
雖然這個年輕人在並州似乎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名聲,但是一上來就給自己扔出一番大道理的人不是喜歡誇誇其談就是性情直率,那麼先放在自己身邊做軍法官的副手既能夠考驗對方的才學,即使對方真的是誇誇其談之輩也不會造成什麼不良的後果。
當然,如果對方真的有才能的話,升遷起來也並非難事同時同僚們也更加心服口服不是。
“屬下願當此任。”話雖如此,但是年輕人的臉上多少還是浮現了少許遺憾的神色。
對於司馬芝而言他更期望自己能夠獲得諸如一縣之縣令這樣能夠執掌一地的職位,哪怕是個不大的小縣也不要緊,他有信心自己可以做到很好,但是顯然這個希望落空了。
隻是雖然有些遺憾,不過這樣的情況卻也在司馬芝的意料之中,畢竟因為家族的壓製,他的名聲隻不過在有限的一些同齡人和與家族關係較為密切的其他家族人員之中傳播,而且因為他沒有什麼驚世駭俗的表現,所以不論是老於世故的司馬朗還是天資聰穎的司馬懿乃至於連少有才名的司馬孚的名聲都要比他響。
雖然坊間傳聞這位李書實這個州牧擅長看人,能夠於草莽之間發掘出出色的人才,甚至在某些傳聞中李書實隻要看別人一眼就能判斷出對方未來所能取得的成就,不過聽者大部分將這些看成一個笑話而已。隻是司馬芝終究還是一個少年,此前多少也有些幻想罷了。
幻想雖然破滅,不過司馬芝卻也並不氣餒,因為這樣從底層做起反而更加踏實,日後升遷也必然是因為做出了實績,這樣反而有利於自己未來的仕途。
不過,也正因為這樣他司馬芝需要更加的努力了呢,這樣才能快一點出人頭地。
“那麼你還有什麼要求麼?”
“我希望大人能夠將我每個月的薪俸都送到我母親那裏,如果我有一天不幸捐軀,還望大人能夠找一個細心的人代替我贍養我的母親,她的身體並不是很好,我很擔心沒有人能夠像我一樣照顧我的母親,她有些小事情是隻有我才會注意的。”
“這個我可以答應你,我會讓我的夫人派人照顧你的母親,讓你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為我工作。具體需要什麼樣的人,需要注意什麼事情,你可以和我夫人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