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麵對鮮卑人,雖然不想承認,但是李書實也不得不換一個打法。
畢竟讓飛熊軍做一次先鋒是一種榮耀,但是次次都將飛熊軍放到最危險的地方,而他又不是董卓,可以讓飛熊軍為其效死,那麼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更何況飛熊軍如今戰損已經快接近五成,就算是飛熊軍不造反貿然投入到超過十萬人的戰場上也不過滄海一粟。
所以這一次他直接將烏孫人推到了戰鬥的最前沿,索性這群烏孫人大部分都在幻想著痛打鮮卑人的美好場景,甚至有幾個烏孫將領還打算趁此機會多立些功勞填補之前動亂和戰鬥中留下的空缺,所以對李書實的這個決定並沒有什麼抵觸的情緒。
這樣就好。
而且這一次作戰的區域山地較多,而且因為靠近水源地,所以叢林也不少,鮮卑人的騎射在這樣的地形中無法很好地發揮,李書實並不需要擔心烏孫人會被鮮卑人放風箏放到崩潰。
當然,鮮卑人將戰場選擇在這裏同樣引起了李書實的懷疑,因為事實已經證明鮮卑人在這種地形的發揮與平原地形有著近乎於無法彌補的差距,更別說魁頭應該還會對雁門的那場戰鬥記憶猶新,如果說鮮卑人沒有其他準備估計就算是呂布這樣的家夥也不會相信。
隻不過這樣的疑慮隻能埋藏在心底,哪怕李書實已經在烏孫建立了一定的個人威望,但是這樣一個性格有些偏執的民族依然讓他不敢過分幹涉。所以當他隨後提了幾句疑問對方卻沒有當回事,便也就不再多言,反正隻要自己的本部人馬小心不要吃虧就好。
至於貴霜人的部隊,哪怕一起戰鬥過卻也依然無法完全打消烏孫人對他們的猜忌,反正他們自己也樂意一邊收集各種信息一邊半劃水狀態的戰鬥,而且又不會隨便反水,李書實也樂得讓他們在側翼自娛自樂,如果有人不開眼想要去他們那裏試試,更是歡迎至極。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聯軍與鮮卑人的部隊展開了又一次的交手。
隻不過,這一次的戰鬥一開始便讓身處後方的李書實乃至呂布等人有種忍俊不禁的感覺。
話說讓兩個同為擅長馬上戰鬥的民族在山地和叢林間戰鬥會是一種怎樣的情況呢?
迅捷如風的輕盈消失了,四個蹄子的戰馬在起伏不定的山地間艱難的穿行著,而馬上的人則要考慮會否被茂密的枝葉刮傷,甚至是被打下戰馬。
失去了騎射優勢的鮮卑人要麼變成了定點炮台,但是沒有了速度的弓箭也就失去了距離上的優勢,同樣也沒有了速度所帶來的能量加成,所以威力的減小顯而易見。至於另外一部分人則好像當初雁門之戰那樣,變成了嗜血而勇猛的近戰猛男,甚至有的人幹脆放棄了戰馬,怒吼著衝向了作為敵人的烏孫人,看上去還真是有種讓人心悸的感覺。
隻不過這無異於以卵擊石……好吧,稍稍誇張了一點,但是比起與西方人種雜交身形更為高大,更加擅長近戰搏擊的烏孫人,鮮卑人在近戰上多少還是要吃些虧的,所以當鮮卑人那即使放棄戰馬也可以與漢人的戰鬥中略占上風的近戰也受挫的時候,鮮卑人哪怕依然在堅持但是所有人都能夠看出除了人數優勢外鮮卑人根本就是進入了戰敗的節奏中。
鮮卑人會用人命來填一場勝利麼?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所以烏孫的將領們一個個都像被打了雞血一般兩眼通紅,催促著麾下的士兵奮勇作戰。而看到了勝利曙光的烏孫士兵也在與士氣愈發低落的鮮卑人作戰中愈戰愈勇,此消彼長之下看上去鮮卑人的崩潰似乎會比預料中的時間還要早上一點。
“太不正常了,這其中絕對有問題。”
實際上如果讓呂布獨自領兵與鮮卑人作戰打成了這樣,估計呂布唯一會做的事情就是拿起筆考慮如何去寫報捷的文書。隻不過因為事先戰鬥還未開始的時候便被打了預防針,帶上了懷疑的目光看待正在進行的這場戰鬥,最終才得到了這樣一個結論。
還真是難為了這位智力潛力僅僅隻比⑨多三分之一的小強。
“不過這的確很有古怪。如果說鮮卑人是打算詐敗,那麼現在的損失恐怕有些大。但是如果真的是打算擊敗我們,這樣的布置……除非鮮卑人是打算坑掉什麼人或者什麼勢力。”
趙雲看著前方的戰局,若有所思的評價道,而他的這一評價也引來了一片讚同之聲。
“或許就連鮮卑人自己也沒有想到會在這種地方被烏孫人壓製的這麼厲害。”
一個陰惻惻的聲音忽然響了起來,讓原本就已經足夠寒冷的天氣又降低了不少的溫度,隻不過對於並州軍的將領們而言,這樣的感覺卻反而像清風拂麵一般,沒有絲毫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