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恒星墜,長城毀(1 / 3)

李敢是朔州軍中的老人了。

當年李書實還在西河的時候,李敢可以說是最先一批追隨李書實走南闖北的李氏族人,他們一起對抗過羯人的劫掠團,深入過烏丸人的聚集地,也與各路牛鬼蛇神戰鬥過。

可以說,如果要李書實在西河李氏的年輕人中尋找一位最讓他覺得有能力也用著順手的人,那麼李敢可以說是不二的人選。

李書實離開西河的時候曾經想要將李敢作為心腹帶著一起走的,隻是一來李敢已經迷戀上了那種走南闖北一邊做商人一邊當大漢間諜的俠商之路,另一方麵也是因為他托了李書實的福拜入了盧植的門下,雖說並不能經常聆聽教誨,可不論是名分上還是盧植有意的提點,都讓李敢覺得自己受益匪淺,自然對盧植和李書實兩個人是感激異常。

後來同樣是在李書實的書信推薦下,這位李書實曾經頗為倚重的助手成為了一名盧植麾下的百人將,脫去了商人的外衣,正式踏上了軍旅生涯。

不得不承認的是,雖說無法在人品性格的鑒別上予以幫助,但是單憑能夠看到五維基礎屬性這一點,李書實在鑒別人才方麵的能力就足以令人側目,並成為了他的一大招牌。而李敢不是李書實的第一個成名作,也不會是最後一位得益於李書實的那雙“慧眼”的人。

於是,有了李書實的推薦加上李敢的努力,現在的李敢也可以算得上是朔州軍中頂梁柱一般的存在。他以及團結在他周圍的那些出身於離石的家族少年,已經成為朔州軍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甚至可以說僅次於當年麴義麾下的混合軍團和張燕所代表的黃巾軍勢力。

也就是說,在前麵兩大勢力的大部分力量留在朔州的當下,李敢甚至可以當然不讓的稱呼自己為“盧植身邊第一戰將”。

可想而知,有著這樣身份同樣不缺乏與之相匹配的戰功的李敢,在長安城中所受到的禮遇。

畢竟就算是西涼軍,對李敢這樣有著實打實戰功的邊軍將領也是十分佩服的。

甚至在董卓的默許下,李儒和李傕等人還悄悄試探過招攬李敢的可能,就算是被李敢義正詞嚴的拒絕後也沒有表現出多少生氣的味道。甚至反而對李敢更添了幾分敬重。

可是現在呢?

“哈哈。那個家夥就是所謂的‘朔州名將’李敢啊,我看也不怎麼樣嘛,這樣的我一個打三個都很輕鬆,所謂的麵對胡人‘威名赫赫’估計也就是屠了幾個胡人的小部落。然後拿著那些牧民的首級充軍功罷了。也就是那群野蠻的西涼人才會看上他這樣的囊貨。”

“沒錯沒錯。魚找魚,蝦找蝦,能看上臭蟲的也隻有那些同樣肮髒不堪的鼠輩吧。哈哈哈哈!”

“司徒大人還真是仁慈啊。這種早晚會成為逆賊的家夥還是鏟除掉比較好,或許是想要可憐這群膽小鬼和廢物吧,啊哈哈哈哈!”

“……”

嘭!

“敢哥,我們何必要忍耐到這種程度,那種隻會些花架子的浪蕩子弟就算是全長安的一起上收拾掉也不過是一盞茶的時間罷了,老虎不發威還真以為我們不【嗶】了!”

“是啊,盧公一直退避忍讓,隻是不願意傷了從前的情分。可是你看看,盧公如此高義,換來的卻是什麼,隻有汙蔑和抓鼻子上臉的羞辱,難道我們奮鬥一生就是為了這種人!”

“對,民哥和濤哥說的太對了!在這樣下去,我們朔州人的臉可都要丟盡,我們李家人的臉也都要丟盡了,到時候我們怎麼麵對書實先生和跟隨他去並州的那些兄弟們啊!”

隨著一聲聲拍桌子和高聲吼叫所發出的巨響,原本喧鬧的酒肆一時之間陷入到詭異的寂靜之中,所有人都將視線投向了那個唯一“熱鬧”依舊的角落,似乎想要看清楚究竟是何人在那裏“口出狂言”。

很快便有人認出了這群完全不在乎周圍氣氛的醉漢們的身份,於是忍不住大笑了起來,畢竟那些醉漢們所說的“狂言”在他們這些知情人的眼中的確是真正的“酒醉狂言”。

畢竟自從董卓死後,朔州兵的忍讓懦弱已經遍傳長安城。不要說與滯留在長安城中那些來自益州的兵將們相比,就算是那些朝中大臣所偷偷圈養的私兵似乎也強過他們幾分。

虧這些人之前還認為這些被西涼人所敬佩的家夥同樣很可怕,現在看來其實完全就是西涼人所設下的陰謀嘛。

將周圍人的反應一一收入眼中,依然保持了幾分清醒的李敢一邊慢條斯理的品味著手中的劣酒,一邊眉頭緊皺著思考著什麼。

與一般的士兵乃至於中低層將官不同的是,作為盧植所倚重的手下,李敢對於眼下的局勢有著更多的了解,他很清楚盧植是希望用自己的退讓換回大多數朝臣的團結一致。

可是偏偏他更加清楚,這樣高潔的行為雖然值得敬佩,卻偏偏不適合這個時代——在皇權已經衰弱的今天,固然想要做皇帝要麵臨群起而攻之的結果,可是皇帝的命令如果沒有足夠的力量做後盾,卻又有幾分威懾力呢?

尤其是他與並州之間多有通信聯係,早就清楚了並州對於此事的態度,讓他更加不看好如今在台上蹦躂得挺歡快的那群朝臣。能夠在這個亂世生存的諸侯,就算是李書實這樣心還不夠黑又或者是劉備、袁紹這樣希望維護一定的舊秩序的,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也是絕對不會吝惜於使用雷霆的手段,朝臣們如此肆無忌憚的結果隻會帶來唯一的結果。

唯一可能的不同,便在於李書實是自己直接來。還是會為了自己的名聲玩上一出借刀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