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區區上穀和代郡烏丸,竟然所圖如此之大,我還從來不知道自己竟然培養出了一個如此膽大妄為的敵人啊。”
對於李書實的命令,賈詡自然樂得執行,因為這不僅僅是他彌補錯誤的好機會,而且他的離去也可以為郭嘉將手插入情報部掃清可能的障礙。
隻不過看他離去時那有些過分燦爛的笑容,就連程昱這樣的狠人也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雖然說偶爾的時候,春天還是能夠感受到一些冰冷的氣息。
“或許這一次鮮卑人的行動,背後還有別人的影子吧。”
對於李書實的歎息,程昱看著桌麵上的文件,好似無意又好似有意的提醒道。
“嗯?仲德為什麼會出此言。”
“嗬嗬,隻是立隻是想起了當初主公對那些草原胡人的評價而已。”
“呃,我覺得我說的話似乎很多,具體是哪一句仲德你能不能稍稍提醒一下。”
“嗯,就是那句‘若是異族掌握了知識的傳承方法,打開了他們的民智,那麼他們的力量將會發展成一個天大的麻煩,因為比起我們,專注於戰鬥的他們顯然專業人士更多’。”
“那麼你是說……”
“隻是一個猜測吧。不過想必對方也一定會將現在的我們視為他最大的敵人吧。”
聽到程昱的結論,李書實沉默了,他仔細想了想,便知道程昱隻怕是所言非虛。
程昱所指的目標其實無論怎麼想都隻會有那麼一個。畢竟曹操現在無論如何都不會在現有的條件下將目標定的多麼“遠大”;劉表和袁術或許都有可能這麼做,但他們距離北方實在是太過遙遠,能夠投送的力量也極為有限,送點錢讓胡人給北方的諸侯們添點堵是沒什麼問題。但是若果想讓他們做出更進一步的動作?
一個需要麵對荊南越來越動蕩的局麵,另一個在結束揚州攻略前最多隻會對黃河以南的富庶地區有些想法而且還不會將主要精力投在上麵,更多的是一種撿便宜或者攪混水的心態。
所以有理由這麼做。也有能力這麼做的,隻有袁紹。
李書實忌憚著袁紹的力量。而袁紹又何曾不是在忌憚著李書實的並州軍呢?
兩方看上去恰好如同圍棋棋盤上的爭奪一般——一個外勢更強,一個實地看上去更多。
取外勢不能說沒有實地,畢竟外勢也要靠一定的實地來支撐。同樣取實地也不能說就放棄了外勢,因為往往在很多時候,實地也是勢的一種。
而且圍棋中還有一句棋理,那就是“厚勢越早轉化成實地,厚勢的力量也就越大”,放在天下爭霸當中有著同樣的道理——汝南袁氏與弘農楊氏都是堪稱四世三公級別的門閥世家。門生故吏更是遍布天下。可是在這次天下變亂之中,袁氏把握住了機會,袁紹和袁術早早在地方起兵,而不似弘農楊死抱朝廷,結果如今袁紹袁術兄弟二人都是這亂世之中的風流人物,可是弘農楊氏先是在西涼軍主政時期倍受打擊,等到換了李書實壓在他們頭上,他們的家主楊彪卻因為種種原因戰死在了代郡的戰場上,楊氏的聲望想必更會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至於未來會不會出一個攀祖宗的後人登基為帝,那就不是李書實這隻小蝴蝶能幹涉得了。
袁紹當初與李書實同盟是打算一方麵穩固後方不讓自己被兩麵夾擊。另一方麵則希望利用李書實來牽製西涼軍,畢竟哪怕是已經分裂的西涼軍,對於天下諸侯而言依然有著令他們感到頭疼的實力。而且這些人的破壞力同樣不可小覷,如果哪一天他們腦袋一抽再次出關……
所以說不管是驅虎吞狼還是驅狼吞虎,反正你們兩個自己玩去吧。
隻不過時間匆匆而過,李書實轉眼間已經結局了西涼軍並打下了一片大大的疆土。而袁紹最大的敵人公孫瓚眼瞅著自作死將自己的政治生命畫上了倒計時,第二大的敵人徐州也因為陶謙的死亡而陷入分裂,不但讓袁紹可以從容放手讓袁譚繼續他原本已經沒什麼希望了的青州戰略,甚至未來進入徐州的通道也已經打開,隻要徐州能再混亂幾年,騰出手來的袁紹並不認為以自己那個時候的聲勢有誰能夠阻擋這一天的到來。
包括自己那個最近有點不太安分的小弟曹操。
所以這個時候袁紹再一次環顧中國。偏安一隅的袁術已經不能對他構成直接的威脅,反而是奪得了兩京附近廣大富饒之地的李書實上升成為了讓他最為警惕的對手。
強大的軍事實力加上比董卓要更加出色的治政能力。袁紹其實很早就已經將李書實視為一個不能被忽視的對手,隻不過當時李書實躲在董卓這個龐然大物的身邊。就算引起了袁紹的注意但距離重視卻也有著相當的距離。
可是如今梳理起來,李書實雖不能說一步一步走得很穩,但也可以稱得上是“廣積糧,緩稱王”,並州和朔州的發展無法忽視,並朔和兩河地區的世家豪強也被李書實用各種利益聯係了起來,而在兩方勢力實力大體相當的情況下,無法給出更多利益的袁紹注定無法撬動已經被各種利益捆綁在了一起的並州軍和其核心地區的豪強們。
所以,為了抑製並州軍的發展,袁紹必須要采取一些措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