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將對將,帥對帥(上)(1 / 3)

孫策與夏侯惇和張飛的車輪戰固然扣人心弦,但戰場上的激烈挑戰顯然不止這一處。

“小娃子,刀法不錯,如果遇到其他的人,或許這一次你能夠逞一逞威風。可惜啊,可惜,誰教你挑錯了對手。選擇了我做你的對手,是你這輩子最大的錯誤!”

聯軍的一位年輕人此時正一臉凝重的看著他對麵的那位中年人,胸口劇烈的起伏著,顯示出剛才年輕人到底花費了多大的力氣才從中年人的手中逃脫,可即使是這樣,不論是身上依然流血不止的傷口,還是他那不足一半的hp都在提醒著他對手的強大。

可是咬了咬牙,年輕人並沒有選擇逃入親兵的保護圈中,反而穩定了心神暫時平穩了呼吸後,便擺好了架勢,似乎打算與對方繼續纏鬥下去。

而對麵的中年人呢?雖然表現的很是狂傲,但是當年輕人做出這樣的選擇後,他倒是沒有再開口譏諷,反而臉上露出了幾分讚同的笑意。

不過這僅僅是對對手態度的欣賞,年輕人的實力顯然還無法威脅到中年人,而且這樣的舉動也意味著年輕人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對於已經可以拿到手的獵物,中年人覺得自己的確是不會吝惜那一點點如同貓哭耗子一般的欣賞和……感謝——又一筆戰功到手了。

“蔡陽輕敵了,這一戰隻怕將會在此刻發生逆轉!”

雖然看上去年輕人已經精疲力盡,而中年人不但聲勢正盛而且似乎遊刃有餘。但遠處觀戰的那位老將軍卻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結論,這讓他身邊的那隻黑皮矮子多少有些吃驚。

“韓老將軍為什麼會如此評判?雖然操知道那陽子衿曾經在您名下學習過,您對他很了解;蔡陽蔡子明也曾經向您請教過用刀的訣竅,所以您也比較了解他,可是從現在的場麵上看,就算蔡高明真的有些疏忽大意,以陽子衿如今的狀態,隻怕也勝之不易吧。”

“正如曹公所言,此二人我都比較了解,也正因為我比較了解他們。才能評判出這場戰鬥的最終勝負。蔡高明雖然更加老練。但他容易輕視對手,當他覺得自己勝券在握的時候便喜歡全力強攻。可是這樣的做法一來顯得有些急躁,二來因為缺乏變化會讓自己的動作容易被對方猜到。如果是不如他的對手,這樣的問題便不是問題。而且巨大的壓力和連綿不絕的攻勢還會讓他的敵人心神俱裂。再也升不起抵抗的**。

可是陽子衿不同。他是查辦了大貪官王甫的陽球陽方正的族子,與陽方正一樣都是性格剛毅的錚錚男兒,他是不會被蔡高明身上的氣勢壓垮。而且他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越處於劣勢的時候,他就會變得愈發的冷靜,這也是他為什麼能夠在剛才屢屢從蔡高明的手中逃脫的根本原因,同時也能保證他洞察到蔡高明下一波進攻時露出的破綻來。一方是急於求成漏洞百出的狂躁武者,而另一方是冷靜睿智的高明武者,雖然實力上有一些差距,但是除非上天站在逆賊袁術一邊,否則我不認為陽子衿有什麼輸給蔡高明的可能。”

老將軍的一番高論讓曹操頓時露出了好似茅塞頓開一般的表情,不過雖然他很想繼續請教下去,可是眼前的戰局似乎發生了一點微妙的變化,曹操略一思索後眉頭皺了皺,隨後便不得不撇開身邊的老將軍,認真應對地方主將所設下的新的謀略。

而被曹操“拋棄”的老將軍也不著惱,甚至用一種前輩看到優秀後輩的那種鼓勵眼神看著曹操的背影,當然還有正在與孫策鏖戰的張飛和夏侯惇的身影,忍不住歎息了一聲。

這些都是極為優秀的好男兒,可是為什麼不能集中在最為優秀的那位大人的手下呢?

對了,還有並州軍中的那些悍將們,如果他們都能夠效力於那位大人的麾下,隻怕別說是區區逆賊袁術,就算此時考慮一統天下的問題隻怕也不是什麼難事吧。

隻是這樣的想法想過也就算了,因為老將軍同樣清楚自家那位大人的脾氣,自己那可是創造了《韓詩》的著名大儒韓嬰的後裔,家族也在冀州聲望頗著;顏良則是有資格與孔子一同得到祭祀的孔子門徒顏回的後裔;文醜雖然祖上沒什麼太過顯赫的先人,不過據說祖上能夠追到周文王姬昌,而且在冀州和並州都有著龐大的家族。

其餘的將領雖然在實力上或許不如這幾位,但家格上就算不如也相差不多,就是在冀州以及其他地區有著不小影響力的存在。區區大頭兵雖然能夠獲得晉升,但想要像在並州軍那樣迅速躥升,那絕對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可是老將軍能改變這一切麼?

不能,因為那就是那位大人的行事風格和準備,也是他的統治基礎。他越是在這條路上一路走到黑,世家豪強就會越支持他,隻要不是局麵大壞,那麼這樣的組合便會極為的穩固。

其實這種情況很有幾分西方民主政治的神髓,代言人和代言人背後的政治利益集團,便是整個國家政治製度的基礎,至於其他諸如平等、自那個啥、那個啥權,都不過時遮羞布而已。

好吧,有些遠了。

搖了搖頭,老將軍不再關注那兩位使刀的將軍的最後爭鬥,對於已經確定的結果老將軍從來都沒有觀看下去的**,更別說他已經休息的夠久了,也是時候結束他自己的戰鬥了。

事實上與陽群和蔡陽戰鬥類似的戰鬥不斷在戰場上發生,又不斷在戰場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