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縣的新知縣,來頭真可謂蠻大的。
他姓蔣,名驥,字賢溪,直隸應天府人。去歲庚辰科殿試,中三甲三十四名,賜同進士出身。首都人民不說,還是正兒八經的天子門生。
隻不過,這位老兄,讀書倒還不錯,做官,就顯得有些無所適從了。
按理來說,同進士出身,又稱“老虎班”,都是榜下即用的。和那些候補的官兒不同,隻要榜上有名,就可以不用排隊,直接挑一個地方,讓他去上任。
但蔣驥這個人,八成是脾氣比較臭,庚辰科的榜已經下了數個月了,竟然才剛剛排上位置。而且,也不是什麼有油水的缺。
義烏處於浙中,雖然很少有海寇襲擾,但因為民風剽悍的緣故,境內實際上也並不安寧。
而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缺點,那位蔣驥蔣大人,怕是一時半會兒還適應不了。
義烏縣衙。
陳永慶已經在門口等了好一會兒了,眼看著一壺濃茶見了底,卻還不見縣令大人放人出來。
原先的那位縣令陳青雲,不知道是精心籌劃過,還是陳家布下的眼線出了失誤,竟然就這麼一聲不吭的走了。據說回了徽州老家,準備過富家翁的日子了。
剛剛陳永慶到這兒的時候,聽說大老爺就已經升了堂,讓屬下官吏一一庭參。
陳永慶暗暗琢磨,這位大老爺,官癮還真是不小呢!
“嘿,我說,裏麵怎麼還沒完啊?”陳永慶向一旁職守的衙役打聽道。
陳永慶做上陳家大院的大管家,不是一天兩天了。縣衙的衙役自然認識他,而且知道,陳永慶不起眼,但他代表的,可是連自己的頂頭上司吳捕頭,都要巴結的陳家人。
聽他問起,立馬笑臉回道:“陳爺,您有所不知啊,咱們這位新來的大老爺,是直隸應天府人!”
“應天府?”陳永慶不明就裏,忍不住詫異道,“應天府怎麼了?”
“唉喲,爺,您還沒反應過來?”那衙役笑道,“咱們義烏縣講得都是吳語,腔調特別多,有‘義烏十八腔,隔溪不一樣’的說法不是?”
衙役這一提點,陳永慶當即便恍然大悟,“哦,合著他是個睜眼兒瞎!哈哈哈,這可好玩兒了。”
沒錯,這個真好玩兒。
古代可沒有什麼全國推行普通話的說法。
想要考取功名的人,自然要學直隸官話,但真正打算考到進士的人,其實並不算多。皓首窮經一輩子,還不一定能夠考得上,對於數量眾多的百姓來說,實在是很不劃算的事情。
除非極有天賦,或是有極大的願望想考,否則,絕大多數的人,還是不會去碰那個釘子的。
義烏縣內,會說直隸官話的人可不多。
而新來的縣令大人呢?他老人家說直隸官話倒是沒有障礙,但他沒有,別人有啊!他說話,別人興許還聽得懂,但別人說話,他可就不一定弄的明白了。
義烏縣,地處浙中,交通便利,與其他各府縣的交往十分頻繁。因此,義烏人講話,也就多是南腔北調。所謂的“義烏十八腔,隔溪不一樣”,說得就是義烏話的複雜難懂。靠近諸暨的紅峰、燕窩人講的就是諸暨話,而胡山、大陳、凰升塘人,既會講義烏話也會講諸暨話。與浦江交界的仙坪、鯉魚山、大方人,義烏話、浦江話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