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折子裏,程咬金等人先撇清了自己的關係,接著就開始解釋了,我們出兵的目的很簡單,程咬金,執失思力之前在攻打工布江達的時候受挫,然後不甘心,休整了這麼多後決定一雪前恥,加上我們幫忙就把工布江達這塊硬骨頭給啃下來了至於您的旨意讓我們罷兵停戰我們也很想聽,可因為吐蕃的前都城被我們占了,吐蕃人反攻的厲害,他們不停止,我們也沒法停止,還望陛下明鑒恕罪
反正總結起來一句話,我們出兵沒錯,現在沒法停戰也沒錯,要怪也是怪吐蕃人,因為他們現在不想停戰
這翻辯解下來,聽的皇帝黑了臉,大臣們有心中暗自喝彩的,有暴跳罵娘的
但這還沒完,因為接著內侍就開始念武元慶的折子了
武元慶直接就用的白話,篇首剽竊的詩仙李白的詩作王昭君:“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漢。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塚使人嗟。
時候臣聽到王昭君的故事,就會常常暗想,昭君出塞步步悲啼是誰造成的這一切,想來想去,無非是是當時的男人沒血性,不然怎麼會想到用本應該受到保護嗬護的女人來給自己換取和平環佩魂歸青塚月,琵琶聲斷黑山秋。漢家多少征西將,泉下相逢也合羞。
臣自問是有血性有擔當的人,所以自臣就立誌不讓這樣的悲劇發生在大唐可沒想到這樣的事情還是發生了而且是發生在臣和其他將士們浴血奮戰打了一次次勝仗之後,難道讓我們死了以後也要泉下相逢也合羞嗎?
和親的決定讓臣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還有什麼意義,難道我們犧牲性命奮勇殺敵取得勝利就是為的把矢誌保護的女人送給敵人嗎?那堪將鳳女,還以嫁烏孫堂堂金枝玉葉的公主像貨物一樣送出去,這就是將士們存在的意義嗎?
臣等軍前浴血,朝中就是這麼給我們當頭一棒的嗎?那我們還打什麼?我們一開始就不該打,不應該遠赴高原打這麼一場沒有必要,注定丟人的戰爭
臣想陛下應該也是不願的,因為如果願意的話,那早在吐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派使節到長安求親的時候陛下就應該同意了,實在用不著耗費國力打了一仗後再來丟麵子的同意
那如果不是陛下自己願意,臣就想問了,黃鍾毀棄瓦釜雷鳴,究竟是哪些個朝臣哪些個佞臣賊子蒙蔽聖聽,讓陛下做出如此讓將士們寒心的決定的還是滿朝文武就都是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的屍位素餐之輩
臣武元慶雖不才,但也不敢苟同朝中諸公,因為臣深知和平是打出來的,而不是談出來的,更不是送公主睡出來的
最後,臣以一首新作奉上,願與陛下及諸公共勉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