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憋屈的皇帝(1 / 2)

權萬紀,李仁發都是人,他們彈劾房玄齡,王珪他們不是真的因為房玄齡,王珪有錯,而是以訐為直,為的也朝廷好,也不是為的皇帝你好,他們所為就一件事,那就是他們想借此打響自己不畏權貴不畏宰相的名聲,然後好讓陛下你升他們的官

魏征這話可以不光是指出了權萬紀等人的私心,也指出了相當大一部分看似正直清廉不畏權貴的官員的私心

曆史已經證明了,很多時候這種看似脖子很硬,很正直的官員往往內裏都是一肚子的心思

這種情況在後世的大明朝最為嚴重,大臣們動不動就是罵皇帝,想盡辦法的罵皇帝罵完了大不了挨一頓廷杖,但他們不畏權貴的名聲隨後就會傳遍下

下的百姓士子在罵皇帝的時候也將他們的大名傳得人盡皆知

這就是清名,而有了清名升官也就不遠了

很多時候迫於壓力,皇帝不得不升他們的官職就算這個皇帝不升他們的官,下一個皇帝上台也會升,而且往往是火箭提拔,前一刻還是四五品的禦史,後一刻可能就是二三品的大員,甚至直接進內閣

就像明朝很有名的大清官海瑞,那就是上折子數落了明世宗被下了大獄,扭臉明穆宗上台就讓他官複原職,然後很快就升官進了兵部,接著又到了大理寺,短短一年時間換了幾個部門,官也升了好幾級

這要不是有數落了皇帝,弄得他的名聲下皆知是絕對不可能的要知道海瑞可是科考連進士都沒考上的,以舉人的身份頂也就是當個官,他卻一直做到了正二品的都禦史,死後被追贈為太子太保

可你要海瑞當了一輩子官都幹了些什麼?沒有,政績平平,沒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要有也就是他今懟了這個,明懟了那個,除了懟比他官大的弄來了一個青之名外,他並沒有帶給百姓什麼實惠的,反倒是自己在諸多排擠之中官越做越大了

所以,武元慶是很討厭那些所謂的不畏強權的官員的因為真正做事的人不會擺出一副不畏強權的態度了

因為你要想做事你是不可能得罪上官的,得罪了上官除了得來一個名對做事一點好處沒有,反倒全是壞處

所以不畏強權的官,不是一個好官,在他們心裏名聲比做事重要

你像老頭懟了這個懟了那個,連皇帝都懟了那麼多次,但老頭人家贏來的是錚臣之名,而不是清官之名因為老頭從來不會拿自己的貧窮事兒,當然老頭也不可能窮,光俸祿食邑就夠他一家過的好的不行了而且老頭人家懟人是理的,不是為了懟而懟的,不是就光逞了嘴皮子利索

所以老頭才看不慣屬下權萬紀,李仁發的所作所為屁的證據都沒有,就彈劾宰相處事不公,辦事有私,這就不是在辦事,而是拿著攻訐當正直,是在邀名買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