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在一次諾貝爾獎得主的聚會上,記者問一位科學家:“請問,您認為,您在哪所大學學到了最重要的東西?”這位科學家說:“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學到了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做錯事要表示歉意……”這位大科學家所謂的“最重要的東西”,其實就是良好的習慣。

著名教育學家孫雲曉指出:“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將會終身受益。行為科學研究得出結論: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大約隻有5%是屬於非習慣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為都是習慣性的。即便是創新,最終也可以演變成習慣性的創新。由此,足見習慣的力量。

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習慣最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個性和特點。習慣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天養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在學習、工作、愛情、朋友、社交等方麵都會養成自己獨特的習慣。

好習慣能夠造就人,壞習慣可以摧毀人。莎士比亞說得好:“習慣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它便是最壞的主人。”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說:“習慣能成就一個人,也能夠摧毀一個人。”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曼恩說:“習慣仿佛像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他就會變得牢不可破。”

家庭是孩子接觸的第一社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更有賴於父母的悉心培養和點滴積累,但是好習慣的養成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父母從小引導,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更需要父母以身作則。

究竟是什麼左右著個人一生的成功、幸福、快樂?是性格。“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人們常常認為一個人的性格是天生注定、無法改變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性格專家研究後認為,性格固然與先天氣質有關,更離不開後天培養與環境塑造。也就是說,性格是可以塑造和改變的。心理學家認為,性格會影響人的一生,隻有培養良好的性格,才能成就自己,尤其是那種招人喜歡、給人快樂、具有魅力的性格。

使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與性格,是每一個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處於生理、心理快速發展階段的孩子,可塑性極強,各種習慣和性格都有待培養和完善。抓住時機,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和好性格,是父母為孩子存儲的一輩子受用不盡的財富。一個人如果從小養成各種良好的習慣,他的一生都會受益。馬克思說過:“父母的職業就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進而使孩子擁有好性格。一個人的反複行為便形成了習慣,而習慣又反過來塑造了其獨特的性格。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習慣決定人生,性格決定命運,好習慣好性格成就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