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順應個性,激發一顆天才心(1)(2 / 3)

小婷婷聽了這話,自豪得不得了,越來越愛做,一次比一次對得多,升初中的時候,數學得了99分。

孩子學寫作文的時候,很多家長都讓孩子讀範文,拿孩子的作文和範文比,結果越比孩子越沒信心。那些範文,別說孩子了,做家長的能有幾個寫得出來!

孩子的作文再差總會有一個句子寫得好吧?他就用紅筆把作文中寫得好的句子抄下來,吃飯的時候,讓婷婷當著全家人的麵朗讀,全家一起為她歡呼。

慢慢地,一句變成兩句,兩句變成三句,她越來越愛寫,能寫不出好作文嗎?

在這種充滿激勵的環境中,婷婷的學習興趣越來越濃厚,各方麵都在飛速發展。

在教育女兒的過程中,周弘始終堅持一個觀點:使莊稼滿意的養料是最好的養料,使顧客滿意的商品是最好的商品,使孩子最樂意接受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婷婷準備從一年級往三年級跳,可碰到了很大的阻力。三年級是個“坎”,作文、應用題都上來了。二年級的課程,婷婷是粗針大線,幾個月就學完了,所以,進入三年級後的幾次單元測試,婷婷都隻得了60來分。

上一年級的時候,婷婷總是第一名,現在她就像一隻泄了氣的皮球。這時,周弘想到了美國動畫片《希瑞》中的一句話:“賜予我力量吧!我是希瑞。”為此,他設想如果希瑞遇到困難的時候,上帝不給她力量她會怎麼樣?肯定完蛋。

婷婷也一樣,訓斥、抱怨、指責肯定是不行的。傳統的方法,比如:“頭懸梁,錐刺股”、“隻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笨鳥先飛早入林”……孩子可能會有一點激動,但不會狂熱。

他要給婷婷力量,他對孩子說:“你現在碰到了難以想像的困難!這個困難爸爸認為全世界隻有一個人能夠戰勝,那就是你。你想想,3歲半還一個字都不會說,現在不僅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而且會背‘1000位’,你不行誰行?”

在家人、老師、同學共同的“加油”聲中,婷婷的情緒越來越高漲,“爸爸,還有一個月就期中考試了,我要讓60分翻跟鬥!”果然,她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在四年級的一次會考中,家長們最關注的就是“語文狀元是誰”?當她們得知不是別的孩子,而是聾孩子周婷婷時,所有的人都震驚了。而此時,婷婷又勇敢地從四年級跳入了六年級。

到了六年級有沒有遇到困難?語文、數學還好,英語卻成了大問題。聾啞孩子最難的就是發音,每一個音都要千錘百煉,僅“哥哥”的“g”一個音婷婷就練了3年,現在要麵對已經學了一年英語的同學,婷婷怎麼能行呢?

父親依然不停地在一旁欣賞她:“婷婷,太了不起了!3歲半還不會講話,普通小學卻跳了兩級,雙耳全聾的孩子現在竟然自學英語,人世間還有比這更值得自豪的事嗎!”

在這種極度的賞識之下,婷婷越學越激動,越學越入迷,半個月趕上了拉下一年的英語課程,第一次單元測試就得了96分。畢業時,她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績考上了中學,為她童年的生活畫上了一個比較完美的句號!

周弘成功了,他把聾啞女兒成功地培養成了“天才”。

與遺傳無關:環境可以激活大腦

遺傳是先天的,比如有的孩子天生一副好嗓子,音質純美、音域寬廣,這就為培養他們成為歌手提供了物質條件和可能性。但他們能否成為優秀歌手,還在於這種物質前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和發揮,還在於環境、特別是教育的作用。

遺傳素質在孩子成才過程中的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麵:

第一,通過遺傳素質影響兒童智力的發展。例如,生來好觀察的孩子,學繪畫、搞實驗可能會成功;記憶力好的孩子,學外語可能會成功;好思考的孩子,學理科搞思辨可能有樂觀的前景……根據孩子的遺傳素質,因勢利導,讓孩子如魚得水,能有效地發揮他遺傳方麵的優勢,培養他成才。若違背遺傳素質,家長主觀設計,使孩子勉為其難,結果往往事倍功半或勞而無功。

第二,通過氣質類型影響情緒和性格的發展。每一個孩子的情緒、性格都不一樣,這就是遺傳的作用,但是通過後天的環境、教育,我們能培養出優秀的氣質類型,從而影響情緒和性格的發展。

遺傳素質為孩子的智力發展提供了潛在的可能性,卻不能預示兒童身心發展的方向和成就。後天的社會環境,特別是社會生活條件,為兒童智力發展提供了現實土壤,會極大地影響兒童智力發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