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燕初飛時(1 / 3)

雛燕初飛時

不積跬步難致遠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這是《荀子·勸學篇》中的名句。古訓中類似的話還有很多,如:“積沙成塔”,“集腋成裘”,“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不棄涓滴,乃成江河”。國民黨中的軍事家白崇禧也有名言:“積小勝為大勝,以時間換空間。”

上述哲理佳句,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做到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切忌好高騖遠。

華為公司新員工的第一課就是上街推銷,不管你是碩士、博士還是博士後,都要先當街頭推銷員。最不可思議的是,推銷的並不是華為公司的IT產品,而是小刀具、小玩具等,還要像港產片中的街頭小販“走鬼”躲避城管人員的追緝。其中深意自不必我闡述了。

劉永好三兄弟以300元起家,喬布斯從一間地下車庫開始創業。巴菲特、蓋茨、任正非、祝義材、張峻……普天下富一代基本上都是白手起家,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這就確保從管理經驗、製度建設、企業文化,到人才儲備、產業擴張,以及當家人對整個企業的掌控,都能從最基礎開始,打牢根基,一步一個腳印地穩健發展。

本人一直認為,創業有兩大忌:一是貿然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二是從高點起步,一開始就想進入領軍行列。雖然誌存高遠,但實屬存心找死,不死都難。

所以在沒有搞到魚翅撈飯之前,先有一碗稀飯喝喝我看也不錯。毛主席老人家在解放戰爭初期,中原野戰軍突圍之前說過一句名言:“生存第一,勝利第一。”“生存第一”,即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隻要公司永續存在,不怕做不成大生意。“勝利第一”,即能有大勝固然好,但有小勝也挺好,因為可以“積小勝為大勝”啊!

不立危牆自太平

不立危牆自太平

美國第三十二任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說過一句經典名言:“我們唯一所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他的意思是鼓勵大家要敢於作為,敢於冒一定風險。

如果套用一下總統先生的話,並稍持“不同政見”,即可得出如下論斷:“我們唯一所擔心的風險,就是我們不知道風險。”

孔子說:“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這句話非常形象生動,危牆就是有倒塌風險的牆壁,如果一個人站在牆下,就隨時會麵臨牆倒人亡的危險。其意思是告誡人們要懂得規避風險,不要將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而不覺。

你第二個碩士學位學的是風險管理,大道理不須我說你都清楚。但我還是要提醒你,學風險管理要知道如何識別和防範風險。

首先是要有風險意識,天下不可能無賊。其次是要學會評估風險,把握風險的多樣性。再次是要學會自我保護,特別是女孩子,特別是在商海中拚搏的女孩子!很多東西是教科書上找不到現成答案的,要多向阿姨、大姐老總們學習。

現在社會上的騙子很多,騙人的手法也不斷翻新。不少所謂的投資項目聽起來很有誘惑力,好像是一本萬利。投資額度也不大,讓你投5萬、10萬,說一年之後可以翻若幹倍。而當你把錢投進去之後,沒過多久他就會和你說錢不夠,需要追加投資。這時如果你不再繼續投入,虧錢止損,還算是聰明的。假如心有不甘,再往裏砸錢,你就會發現這是個“釣魚遊戲”、燒錢的無底洞。

所以,有兩樣東西要特別慎重:一是要你真金白銀掏錢的事情。二是要你簽名蓋章的事情。要切記: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也不會掉餡餅。隻要不存貪念,不受誘惑,就可以大大降低風險。

還有一句話對防範風險是很有用的——“聽多數人話,與少數人商量,最後自己一個人拿主意。”

不越雷池心坦然

不越雷池心坦然

你的第一個學士學位是法學。學法律要懂法守法,尤其是置身商海之中,金錢的誘惑不容小視。

人的一生賺錢的機會有N次,隻要抓住一次就夠了,不必要也沒可能每次機會都抓住。但有的機會,上天可能隻給一次,“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回避某個風險的機會往往也隻有一次,“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年輕時有一位朋友,非常出色能幹,本來前途無量。可惜一次報銷發票時,看到大寫欄沒填,一時貪念作怪多寫了10元錢。到財務報銷時一度思想鬥爭很激烈,但最終還是硬著頭皮去報了並取到錢。後來在月底核賬時被發現,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其後二十多年一直都背著不良記錄檔案和精神壓力的雙重負擔,從此一蹶不振。

10元錢,在當時大概可以買兩條中檔香煙,或者買一件的確良襯衣,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幾百元錢吧,一念之差,就這樣毀了一個青年才俊。

本人經常會勸從政的朋友膽子要大一些,而勸從商的朋友膽子要小一些。很多人以為我說反了,認為從政應該要膽小(謹言慎行),從商應該要膽大(善於鑽營)。其實不然,從政者有諸多規定、規則、規範、規矩在管著,如果膽子不大些,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就不可能有什麼創新。而經商者自由度大,膽大者容易恣意妄為,故而極容易出事。

法律是國家製定並由國家強製力保證實施,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範。經商必須懂法、守法。當前確實有很多合理不合法或者合法不合理的事情,但做任何事情都必須以法律為準繩。可以利用法律規定,打“擦邊球”,但不能藐視法律、挑戰法律。隻有不越雷池半步,才能心態坦然。

許多古訓也非常有哲理,也是規則、規範。雖然現在時代不同了,但萬變不離其宗,規矩仍是不可隨意逾越的。例如:“窮不與富鬥,富不與官鬥。”富即如沈萬三、胡雪岩,雖說都是富甲天下、富可敵國,但最終下場都不妙。

知道要去做什麼的,是能人;知道不能做什麼的,是聖人。吾等雖然做不了聖賢,但也應見賢思齊,努力學習“知道不能做什麼”。

創意創新助創業

創意創新助創業

現代企業創業,缺的不是資金,而是創意。非生產型企業,本身資金需求量不大,創意就顯得尤為重要;即使是生產型企業創業,如果有好的創意也不用擔心資金。因為趨利性是資金的本質屬性,大量的創業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都在虎視眈眈,尋找能盈利的好項目。

誠如愛因斯坦的名言:“想像力比知識重要。”香港才子黃霑的成功秘訣是:“諗諗佢”(“想想它”)!要敢想多想會想,點子多自然財路廣。

美國人丹尼斯·霍普早在1980年底,就開始公開叫賣“月球”土地了。而根據現有的法律,霍普的行為並未違法。因為聯合國於1967年公布的《外層空間條約》,隻禁止任何國家和政府獨霸地球以外的任何星球土地,但並沒有提及個人是否可以擁有這些星球。

20多年來,霍普已經從近2000名買主中狂賺了超過700萬美元的賣“地”款。客戶甚至包括兩位前美國總統納德·裏根和傑米·卡特,他們各自花了1600美元從霍普手上購買了一整塊“月球莊園”。當然,絕大多數業主都明白這隻是一件好玩的事。不過,能在自己辦公室或者住宅的牆上掛一張“月球土地契約書”,也算是物有所值了。霍普賣的其實不是月球,而是創意。

創新也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沒有創新,企業就形成不了核心競爭力。即使是初創階段,也要努力思考創新的問題。比如你打算將銷售禮品作為公司初創期的主要業務之一,這個想法我讚成。但如果沒有什麼新意,就很難有市場。對新奇、新穎的事物感興趣,這是包括人在內的動物本質屬性之一。實際上創新也不是難事,將幾種禮品的優點綜合起來讓廠家設計生產出來,也是一種創新。

還可以關注一下高仿真藝術品,這是一個新領域。所謂高仿真藝術品,就是合法製作的贗品。它隻有欣賞價值,沒有收藏價值(起碼在當代談不上收藏價值)。然而,絕大多數人接觸藝術品都是為了欣賞而非收藏。欣賞是為了滿足視覺需求,收藏是為了滿足心理需求。以現在的科技水平和工藝水平,從理論上說,基本上可以100%地複製原藝術品。最大差別就是材質的年份,用碳十三、碳十四同位素可作出鑒別。

既然是用於欣賞,不在乎收藏價值,那麼高仿真藝術品就是最好的選擇。我們家書房中懸掛的乾隆皇帝手書“寧靜致遠”紫銅匾,就是高仿真藝術品。由故宮博物院根據原物監製,購價3000多元人民幣。按拍賣行情,原物起碼超過3000萬元人民幣。而且這是國寶級的文物,買賣還犯法。

所以說,這就是高仿真藝術品的優勢和好處,能使國寶級珍品“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個市場一打開可不得了。

既有好的創意,又善於創新,何愁創業不順利?!

低調做人是高人

低調做人是高人

在芸芸眾生中,有人很高調,隻盼“天下無人不識君”。其中有本事的人多靠奇談怪論吸引公眾,沒本事的人多靠奇裝異服、穿金戴銀吸引眼球。有人很低調,不顯山露水,不爭名奪利。

你剛創立公司,就已經有一些人要來和你合作,也使你見識了一些高調的“富二代”。他們開的是二、三百萬元一輛的豪華跑車,戴的是幾十萬元一隻的名貴手表,提的是十幾萬元一款的限量版皮包;嘴上說的不是這位高官,就是那個富豪。你因而覺得不屑,不解,不願與之為伍。

通常,高調的目的是要讓人關注,靠的是炫耀,其實是底氣不足的表現。動物界中有先聲奪“人”的伎倆,目的是威懾他“人”,而吼叫聲高者都是不夠強大的,如野牛、鬣狗、土狼等。相反,像獅子、老虎等原野上的絕對統治者,往往是沉默寡言,緩步伏行,最後才突然向獵物發起致命一擊。

在商界中的高調者,就有如列寧所說的“市場上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那個叫賣聲最高的人往往就是希望把最劣質商品推銷出去的人”。

目前在中國商界喜好“語不驚人誓不休”的高調人群,也不見得為企業掙了多少好處,相反是惹來不少麻煩。如房地產大鱷任誌強、潘石屹。萬科地產的老板王石,甚至還因汶川地震救災弄出個“捐款門”,引來全國媒體、網民“共誅之”。

而華為公司老板任正非則一貫低調行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不上鏡、不見報、不接待媒體”。以至於連深圳市的幹部群眾在很長時期內都不知道任正非是何模樣,但這絲毫並沒有影響華為公司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