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想象力成就大師(2)(1 / 3)

其中,母親的支持,是斯皮爾伯格發揮想象力進行攝影和拍攝的巨大動力。有一回,母親還駕車帶兒子到亞利桑那州的沙漠,讓其進行“外景”拍攝。還有一次,他母親用壓力鍋悶煮了30罐櫻桃,讓它們爆開來,將廚房噴得“血淋淋”,為的是製造出兒子拍攝恐怖特技鏡頭所需的血紅色的漿狀物質。而且,母親還鼓勵他拿這些“非常恐怖的理想畫麵”去參加攝影比賽,結果斯皮爾伯格真的得了獎。

斯皮爾伯格曾經說過,自己的母親就像一個“大孩子”,總是對他的工作充滿了興趣和熱情。而且,母親經常鼓勵他將自己的各種想象付諸於行動,將其變為真實可見的事物。另外,在父母的支持和影響下,斯皮爾伯格的三個妹妹也對哥哥的奇思妙想產生濃厚的興趣。有時候,三個妹妹還經常被哥哥的奇特想象力所“捉弄”,即使這樣三個妹妹還是對自己的哥哥充滿崇敬之情。

還有一次,斯皮爾伯格在壁櫥裏放了一個眼窩裏裝了燈泡的骷髏架,然後將妹妹們鎖在裏麵嚇唬她們。其實這個骷髏也是他發揮獨特的想象力設計出來的,對於骷髏頭骨中他涉及了瞪著眼珠可以轉動的眼睛,裏麵還閃著陰森的光亮。還有一次,他將妹妹南茜最喜歡的玩具娃娃的頭給切了下來,放在生菜葉上,還在周圍擺上西紅柿片,用盤子盛了端給妹妹,竟把妹妹嚇了一大跳。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小斯皮爾伯格將自己的想象力發揮到生活和拍攝額的方方麵麵,這對他日後進行一係列匪夷所思的帶有恐怖情節的影片奠定了基礎。

正是有了父母的支持,斯皮爾伯格才能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並不斷地進行實踐探索,拍攝自己所喜歡的東西,取得一些巨大的進步。十五歲時,他就完成了四十分鍾長度的作品——《無處可逃》,之後又拍了十幾部充滿想象力又膾炙人口的作品。

如今,斯皮爾伯格的輝煌表現,跟他在青少年時代的經驗及家人對他的支持鼓勵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當然,這與他喜愛幻想、獨具想象力的個人能力也不無關係,正如他自己所說發那樣:“郊居生活無聊乏味,我必須自己去製造樂趣。12歲時,我為了打發無聊就開始學習攝影……我發現我可以利用創造一個故事,從而為自己創造一天或是整個星期的快樂。我想,這也是作家寫作的初衷——盡可能地改造世界。透過攝影、透過想象,我發覺我可以做任何事情,至於住在哪裏我更是不在乎。”

的確,每個人的生活大多平淡無奇,如果想生活的更加有樂趣,我們就要在生活中多一些想象,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時也可以影響和幫助別人。因此,每個父母都應該培養自己的孩子形成想象力,並鼓勵和支持他們為正確的想象而努力。

凡爾納:科學的幻想,成就勇於實踐的人

在19世紀的法國,出現了一位偏愛寫作科幻類的小說家——儒勒·凡爾納。受到眾多孩子迷戀的著名科幻著作——《海底兩萬裏》、《氣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環遊地球》、《地心遊記》等,都是他的作品,後人們將其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在凡爾納的眾多科幻作品中,有三部是他的得意之作,被稱為“凡爾納三部曲”,它們分別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裏》和《神秘島》。

事實上,從1863年起凡爾納便開始發表科學幻想冒險小說為主的作品了,並以總名稱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的係列作品集而一舉成名。他之所以會寫出這麼多不同類型的科幻小說,還是源於他的想象力以及他的成長經曆。

[停不下的幻想]

1828年,凡爾納出生在南特的一個小島上,父親是名律師,母親是當地的貴族。母親的家庭中出過很多航海家,而凡爾納6歲時的啟蒙老師也是一名船長的遺孀,再加上南特是一個港口城市,盧瓦爾河在這裏注入大西洋。因此,像所有在港口長大的孩子一樣,凡爾納最初的理想是做一個海員,這樣就有機會到外麵的世界去看看了。

在11歲的時候,凡爾納瞞著家人登上了一艘去印度的郵船,可惜他的計劃很快就敗露了,中途被父親截了回來。挨了父親一頓狠揍之後,凡爾納躺在床上流著淚說道:“以後隻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其實,父親打他隻是因為他那時年紀太小,還不能獨自出去旅行。不過這件事情之後,凡爾納也受到一點教訓,學會了在沒有能力的時候,就在想象中鼓勵自己為夢想而付諸實踐。

這之後,凡爾納一直生活在南特,而他的旅行計劃也就推遲了20年之久,直到他31歲的時候才第一次走出法國,到了與法國隻隔一條海峽的蘇格蘭。在大學裏,凡爾納學的是法律專業,但他更喜歡在學校裏寫戲劇和小說,所以到了畢業那年,他告訴父親自己要到巴黎去拿學位,實際上他是去巴黎尋找文學自由。既然孩子已經長大,凡爾納的父親也很尊重孩子的選擇,也希望他能夠到外麵的世界去見識一下。

當然,這次去巴黎,凡爾納也是受自己一直停不下來的幻想的驅使,因為他不想整天隻沉浸在想象中,哪怕是寫作也要在實踐之後才真正開始。

[不僅要幻想,更要科學地想象]

其實,在上學的時候,凡爾納出來喜歡戲劇和小說之外,對數學、物理學、地理學和天文學等都具有非常濃烈的愛好,所以他選擇了科幻小說作為自己文學創造的方向。同時,這也也體現在他一貫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因為凡爾納知道,科學的想象不是閉門造車,而是要建立在充分搜集資料和科學考證的基礎之上。在他寫《從地球到月球》之前,就曾反複測算發射太空船的彈道,甚至還向教授高等數學的堂兄請教。就是在這種科學嚴禁的創作態度下,他筆下的情節才雖然離奇,卻總給人一種以身臨其境的真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