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這榮耀一直滋養著鄭淵潔的自尊,為他日後寫作的自由想象、標新立異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用鄭淵潔自己的玩笑話說:“從那天開始,我就產生一個錯覺,這個世界上寫文章就我寫得最好,誰也寫不過我,這個錯覺一直保持到今天。”
成名之後,鄭淵潔稱:“我曾測試過我的心理年齡,隻有六歲。”他還稱:“沒完沒了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成為大人物需要具備的素質。”其實,從小就保持一種“不一樣”的心態,也是滋養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好方法。
[給孩子一個充滿想象的童年]
鄭淵潔曾說過:“想象力是財富”。
一個孩子的想象力,就是他未來的財富。做家長的保護好孩子的想象力,就是給孩子未來的財富奠定了基礎。鄭淵潔還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無限的。”
在他看來,如果一個孩子的想象力能保持30年,那麼他肯定會成為某個領域的精英。所以,家長們要給孩子一個充滿想象力的童年,這一點成為家長之後的鄭淵潔就做得很好。
所以,當兒子鄭亞旗出生之後,鄭淵潔就開始注重保護和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在兒子2歲的時候,每天都見鄭淵潔給摩托車加油,就不解地問道:“爸爸,你這是幹什麼?”鄭淵潔說:“爸爸這是在給車喂飯”。後來,當兒子有了自己的一輛幼兒自行車之後,每天都把喝剩的半杯牛奶倒在自行車上。鄭淵潔看到後並沒有責罵兒子,因為他覺得維護兒子的想象力才是最重要的。
等兒子能看書的時候,他把著名作家張天翼的書拿給他看。鄭淵潔想:“我要讓兒子左手拿著教科書,修造知識的船,右手通過看童話挖他的運河,積蓄想象力的水。”不過,張天翼不是一位專門給孩子寫書的人,他的作品主要還是給成人看的,所以童話作品並不多。等到鄭亞旗把他的書都看完了之後,鄭淵潔很擔心孩子的想象力還沒留牢固,於是就開始親自為兒子寫童話故事。
那時候,鄭淵潔每天早上把兒子送到學校之後,就回家寫皮皮魯和魯西西。有一天下午他把兒子接回家,看到兒子打開書包準備寫作業時,就對兒子說:“先別忙著寫作業,先來看看我今天給你寫的童話。”
可是兒子顯得很不樂意,撅著嘴對爸爸說道:“看你的童話,老師明天才不會表揚我呢。”
這時,鄭淵潔馬上告訴兒子:“老師表揚不表揚不重要,你以後要能成為創新的人,這個最重要。”
最後,兒子妥協了,一邊看童話書一邊笑,看完還不忘去寫作業。看兒子這麼喜歡讀自己寫的童話故事,鄭淵潔就又為他寫了很多童話,後來還拿出版了一些,讓更多的孩子受益。
兒子上了小學之後,鄭淵潔就“策劃”讓其每周請假一天專門在家玩。等兒子小學畢業後,鄭淵潔就把孩子領回家,接受自己獨家的“私塾”教育。因為鄭淵潔自己是天生的“自由狂”,他當然也不想兒子在固定的教育模式中喪失想象力。
如今的鄭亞旗已經長大成人,取得了自己的不小成就。2004年年初,他為父親鄭淵潔創辦了一份童話畫報——《皮皮魯畫冊》,自己當上了主編,老爸鄭淵潔則為他打工,成了他的撰稿人。現在,他還是一家網絡公司和一本雜誌的老板,同時他還是鄭淵潔的經紀人。另外,鄭亞旗還創建了Z星球兒童社交網站,用寓教於樂的方式為孩子傳播安全和法律常識。
從鄭亞旗這一係列的成就來看,天生“自由狂”的鄭淵潔,以保護和培養孩子的想象力為出發點的教育方式還是值得肯定的。
想象力是孩子的天性,我們可以把孩子出生時的想象力假定為100,年齡越大,孩子的想象力就會越來越低,這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規律。所以,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加倍嗬護孩子的想象力,最大限度地開發和保護孩子的想象力。隻有讓孩子的想象力發揮好了,他才會對學習和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產生並保持濃厚的興趣,才能更好地成功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