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波今年10歲了,家境一般。新學期開學時,她還背著去年的舊書包,而同學們都買了新書包。一個家境優裕的同學便取笑她是窮鬼,這令覓波非常傷心。回到家後,她告訴父母以後一定要賺大錢。
媽媽笑著對她說:“那要怎麼賺呢?”覓波回答道:“做什麼工作賺錢我就去做什麼。”媽媽便教育她:“你想用錢來做什麼呢?它是買不來幸福和健康的,對不對?想賺大錢並沒有什麼錯,但是如果采取不道德的方法就是錯誤了,也不能使你更快樂、幸福。”
父母應該指導孩子學會用平常心來看待錢財,不要過於癡迷金錢,也不要對金錢抱著一副無所謂的態度。
建議五:提高女孩的財商
財商是指一個人為賺錢也為自己工作的努力程度,也就是運用自己的金錢賺錢的能力。財商已經繼智商、情商後成為孩子必須具備的一種素質,父母需要用心地對女兒的財商進行培養。
父母應該有意識地鼓勵女兒用自己擁有的金錢來賺錢,告訴她一些關於投資、經商等方麵的知識,並且創造機會讓她運用這些知識來以錢賺錢,努力提高女孩的財商。
培養女孩正確的理財觀念
正確的理財觀念包括對金錢的認識和態度。如果一個人沒有正確地認識金錢,對金錢的態度不端正,那麼他就不可能真正學會理財。理財並不僅僅是賺錢這麼簡單,它包括一個人正確的理財觀念,然後才是具體的理財行動。沒有觀念的指導,怎麼會有行動呢?
曾經有記者去西部地區采訪一個放牛娃,記者問他放牛做什麼,他說為了娶媳婦,娶媳婦為了生娃,生娃又為了放牛。從這個采訪中可以看出沒有理想的人生是非常蒼白的。對於金錢也如此,一個人如果隻知道賺錢,卻對金錢沒有正確的態度和觀念,不知道如何對待金錢,那麼他就跟這個放牛娃一樣,僅僅是一台賺錢的機器。
青楓是個四年級的小女孩,她5歲時就認識了錢,並且學會了用錢買東西。不僅如此,青楓還是個非常節儉的孩子,她買東西很注意貨比三家,總能買到性價比最高的商品。因此,現在青楓已經攢了將近1000元了。
有一天,學校有個小朋友得了急性敗血病,家裏經濟能力有限,已經無力承擔高額的治療費用了。於是學校為他組織了一次募捐活動,可是青楓居然說自己沒有錢,一毛錢都沒捐,這可氣壞了媽媽。
她問女兒攢那麼多錢做什麼。
青楓想了想說為了有成就感或者將來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媽媽問她是否她攢錢就是為了讓自己獲得更好的物質生活,想買什麼可以買什麼?她想了想,點了點頭。媽媽說如果讓她在父母和金錢兩者之間選擇,她會選擇哪個?
青楓說自己會選父母。媽媽於是告訴她金錢的確很重要,但是金錢並不能買到所有的東西,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比錢重要,為了得到它們,你必須舍棄對金錢的追逐。青楓立即返回學校,捐出了100元,她告訴媽媽自己覺得很開心,因為幫助了別人。
理財是為了讓我們生活得更加愉快,既需要不為錢、生計而發愁,也不要掉到錢眼裏,一心隻想賺錢。在現代的理財教育中,越來越多的父母更加重視對女孩進行理財技巧的教育,告訴她們如何儲蓄,如何省錢、花錢、賺錢,但是卻忽略了理財觀念的教育。這是理財教育中最致命的,也不利於培養出真正會理財的女孩。
因此,父母在教育女孩具體如何進行財富的管理和積累時,首先應該幫助她樹立起正確的理財觀念。
建議一:讓女孩明白: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金錢與其他東西一樣,如果女孩不去追求它,它是不會主動送上門的。因此,父母應該告訴女孩樹立主動理財的觀念,不要抱著“讓其自生自滅”的想法來理財,這樣隻會讓她的財務狀況變得非常惡劣。
凡蕾今年12歲,已經在媽媽開設的銀行賬戶裏存下了1000元錢了。她從來沒有想過要理財,既不知道理財是怎麼回事,也沒有理財的意識。
於是,媽媽便告訴她:“你得對自己的錢財作一個長期的規劃,使你的錢變成源頭活水,真正地改善你的生活水平。你把錢往媽媽這兒一存就什麼都不管了的理財態度是不行的。你要知道,你不理財,財也不會理你。慢慢地,你的錢就會越來越遠離你的。”後來,在媽媽的指導下,凡蕾開始正視起理財來了。
父母應該及早告訴女孩“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錢財不會主動跑到你的口袋裏,相反地,如果女孩總是對錢財漠不關心,那麼,她已有的錢財都會因為通貨膨脹或者其他經濟環境的影響而慢慢地流失。
建議二:讓女孩明白:理財不等於投資
理財不等於投資。投資是指暫時放棄對自己金錢的使用權以期在未來得到更大的收益,這是用錢賺錢的一種方式。而理財主要是為了讓自己的錢財能夠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嚴格意義上來說,投資是理財內容中的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