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實施理財教育,女孩就是要有錢(1)(1 / 3)

讓你的女兒正確認識金錢

讓女孩正確地認識金錢是家庭理財教育中的基礎課。在深圳一對3歲左右的龍鳳胎兄妹,因不識錢為何物,而將6000元錢從自家窗台往下拋,引起路人紛紛搶撿。這誠然是理財教育缺失的一種現象,但從更深層次說,女孩不能正確地認識金錢,自然難以學會理財。因此,理財教育的第一步應該就是讓女孩正確地認識金錢,了解金錢的基本知識。

許多父母擔心過早地讓女孩接觸金錢和了解金錢的來源、用途會使得她不專心學習,一心隻想賺錢或者偷偷拿錢去享受,這種擔心也有道理,但是據有關研究表明:那些從小沒接受過金錢教育的女孩也一樣會出現這種現象,而且這種現象比了解、認識金錢的女孩要高。

宛菡是個5歲的女孩,她很活潑開朗。媽媽擔心女孩太早接觸錢會讓她變得愛慕虛榮,於是盡量不讓她看到錢,也不教她怎麼用錢買東西。

宛菡看著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都用花花綠綠的鈔票去買好吃的,她感到特別好奇。於是回到家後,她便把這個現象告訴了媽媽。媽媽說那些小朋友都不是好孩子,並且告訴她以後不要跟她們玩了。宛菡很聽媽媽的話,主動地斷絕了與那些小朋友的往來。

小朋友們知道她從來沒自己花過錢,也不認識錢後,便取笑她是鄉巴佬,窮鬼。幼兒園的小朋友隻有幾個不認識錢和沒花過錢的,於是宛菡被孤立了起來。她傷心地向媽媽哭訴,媽媽每天也頭痛得不得了。她給女兒轉了幾家幼兒園都無濟於事,宛菡總是很快便被孤立出來。

後來,宛菡趁媽媽不注意,偷偷從她錢包裏拿走了100元。她走進一家小商店,店主一看是個孩子,而且顯然對100元能買到什麼東西一點也不了解,便給她拿了十根棒棒糖,說付的錢正好,沒得找了。當宛菡還在高高興興地享受著棒棒糖和第一次購物的愉快時,媽媽早已經被氣得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宛菡的媽媽就像電影《天下無賊》裏劉若英飾演的女賊,她為了讓傻根保持善良的本性,避免他受到傷害,於是費盡力氣讓他看不到生活的真相,活在天下無賊的夢裏。其實天下有賊這個事實和錢一樣,本身並沒有什麼錯,如果父母過度蒙住女孩的眼睛,則更容易讓她在未來的生活中受到傷害。

錢本身並不會給女孩帶來什麼危害,越早讓她們正確地認識金錢,了解金錢的用途,越能讓她們更快地學會理財,正確地使用金錢來改善自己的生活。因此,父母應該及早讓女孩接觸和使用金錢,了解金錢的用途。

建議一:告訴女孩金錢不是萬能的

金錢不是萬能的,它買不到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如果沒有家庭的溫暖,沒有朋友的陪伴,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同,即使有成堆的鈔票也難以讓人真正快樂,反而會讓人覺得精神上極度空虛。

父母應該告訴女兒盡管金錢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金錢卻不是萬能的。對於女孩一心隻追求錢的行為,父母應該及時給予引導。

建議二:讓女孩明白金錢是勞動所得

讓孩子明白金錢是勞動所得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她們自己去賺錢,體會勞動賺錢的過程。許多孩子不知道錢是怎麼來的,以為自己花沒了從父母那裏一要就行了。孩子及早地參加勞動可以讓她意識到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依靠勞動得來的。

童童正在讀八年級,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她已經有五年的“工齡”了。童童以前也和其他小夥伴一樣,從來沒想過錢是怎麼來的。

每次學校要交錢的時候,她就問父母要,反正每次父母都能變著法兒滿足她的金錢需求。

當發現女兒花錢越來越大手大腳時,父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於是他們便告訴女兒:“錢都是我們一分一分依靠自己的勞動賺來的,你得省著點花。從明天開始,你也嚐嚐勞動賺錢的辛苦吧。”

從那以後,童童就依靠幫父母分擔家務、在外打工等方式賺一些錢。從這些活動中,她明白了錢是勞動所得的,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父母應該給女孩講一講家裏金錢的來曆,如父母的工資、家裏的投資收入等。另外,父母還應該鼓勵女孩自己參加勞動賺錢,如參加家務勞動、走出家門做兼職賺錢等。

建議三:讓女孩明白金錢是幸福的基礎

金錢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錢我們幾乎一天都活不下去,更談不上過上幸福的生活。父母不應該刻意隱藏金錢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應該告訴她金錢是幸福生活的基礎。隻有這樣才能讓女孩樂於去理財,積累更多的金錢,學會如何合理地使用金錢。

父母不要總在女兒麵前說一些錢不重要的話,淡泊名利是一種良好的心態,但不能否認金錢的意義。父母應該及早讓女兒明白金錢的重要性,讓她認識到沒有金錢作為基礎,幸福生活就無從保障。

建議四:讓女孩學會用平常心看待錢財金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隻有金錢也不能保證幸福的生活。父母在指導女兒認識金錢時一定要告訴她用平常心來看待錢財,理性地認識錢財的作用,不要過於迷戀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