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五:教女孩懂得珍惜物品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以前的小學課本上有一首詩《鋤禾》,“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米都是農民伯伯辛苦耕耘的結果,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懂得珍惜盤中餐。父母應該告訴女孩懂得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物品,不浪費糧食,不浪費水,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培養女孩節儉的好習慣。
引導女孩正確對待名牌
一般來說,由於現在的市場越來越規範,名牌產品的信譽也越來越好,提供的售後等服務也更為規範和令顧客滿意。但是處於身心發展期的女孩,她們購買名牌產品的動機多是出於周圍同學的影響,嚴格地說,是她們的虛榮心在作怪。通常情況下,她們在購買前並沒有進行過理性的思考。
現在的女孩盲目追捧名牌,吃飯要去帶星級的,穿衣服也要響當當的品牌,總之,沒有牌子她們是不屑一顧的。這種盲目的追捧在帶給父母沉重的經濟負擔的同時也會把女孩引入歧途,不懂得正確地對待名牌,隻顧著自己的虛榮和麵子。
姚雨琴是個初二年級的女孩,她一直都很鍾愛名牌。雨琴的家境很好,父母都有各自的公司,資產逾千萬。從小學到初中,她吃穿都是同學裏麵最好的,全部都是國內響當當的品牌。讀完初一後,父親決定把她轉入一所貴族學校,因為那裏還有許多外國小朋友,可以讓雨琴更好地學習英語。
進入這個學校後,雨琴的確交了許多外國小朋友,並且從她們嘴裏得知了她穿的這些品牌在國際市場都不算什麼的。於是她又開始央求父母出差時在國外給她買名牌的產品。媽媽說東西用著舒服就行,你怎麼什麼有名要什麼啊!
雨琴說這樣才能在同學麵前抬起頭來。媽媽非常生氣,說你要想抬頭自己去買,別用我和你爸爸辛苦賺來的錢去滿足你的虛榮心。於是雨琴開始與媽媽進行冷戰,爸爸隻得在中間打圓場,承諾給她買國際名牌,同時讓她與媽媽言歸於好。
媽媽見女兒執意如此,也沒再說什麼。雨琴的父母都是畢業後自己創業的,他們知道過度的虛榮心是無助於孩子的成長的,但是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名牌產品相比於普通產品來說,信譽度高,售後服務較好,但是由於廣告宣傳等成本的增加,它們的價格都普遍較高,因此通常不是性價比最優的產品。女孩過度追捧名牌會給家庭條件不太好的父母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也容易讓她走上虛浮的道路,形成不健康的人格。
對於女孩過度追求名牌的現象,父母首先應該弄清楚原因,如果女孩進行過理性的思考,最終決定購買名牌產品,父母就不要過於指責,因為名牌產品也有自己的優勢。如果女孩追求名牌純粹就是為了從眾或者在表麵上超過別人,那就需要父母進行正確引導了。
建議一:理性對待女孩追名牌
女孩追求名牌,這是一種很突出的社會現象。但是這個現象的背後卻不僅僅隻有虛榮心在作怪,有些女孩追求名牌也是基於理性的選擇,如果父母不加分析而盲目指責,無疑會影響女孩理性消費的積極性和良好的親子關係。
許靈珊是個六年級的女孩,她長得漂亮,穿衣服也很講究。媽媽一直都很擔心女孩沾染上虛榮的習氣,從而誤入歧途。媽媽發現靈珊特別喜歡穿名牌的衣服,她就更加犯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