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陪伴你的女兒平穩地度過青春期(1)(2 / 3)

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要想讓自己的女兒在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關注青春期女孩的心理健康。

心理問題體現在女孩的生活、學習等一切動態活動中。父母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作為自己前進的精神支柱;培養孩子對自己的正確評價,學會悅納自己。

父母要幫助女孩用和諧的人際關係贏得尊重,促進心理的健康發展;恰當地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減輕心理壓力等,還要引導孩子改善心情,學會自我調節。

尊重女孩的隱私——保護女孩的“秘密花園”

青春期女孩的心靈是脆弱而敏感的,她們會用日記、書信等私密的方式來記錄自己成長過程中所經曆的身體和心理變化。

這個時候的父母很難找到和女兒溝通的渠道,所以他們會選擇以偷窺女兒隱私的方式來了解她。但是這種侵犯孩子隱私的行為又極大地傷害了女兒的自尊心,導致父母和女兒的交流更加困難。

有自己的隱私是每個孩子成長道路上所必須經曆的一個人生階段。作為女孩,理應有屬於自己的“秘密花園”,她們自己是花園的主人,不容許有任何人來幹涉,包括自己的父母。

父母應該尊重女兒的隱私,找到恰當的方式和女兒溝通,幫助孩子順利地度過青春期。

劉薇今年12歲了,媽媽發現她每天回家後就躲在屋裏寫東西,還會傻笑,寫完之後還要用鎖把寫的東西鎖到抽屜裏。

媽媽懷疑女兒有什麼事情瞞著她,女兒上學後,偷偷地打開她的抽屜,媽媽發現一本日記,裏麵幾乎寫的全是劉薇對語文老師的愛慕之情。媽媽往最壞的方麵想,她覺得女兒的心理出了問題。

當天放學後,媽媽把日記扔在劉薇麵前,不但批評她沒把心思用在學習上,還說了很多難聽的話,根本就不給薇薇辯駁的機會。劉薇認為媽媽一點兒都不尊重她,分好幾次買了安眠藥,將自己的年齡永遠定格在了12歲。

青春期的女孩喜歡把自己的抽屜上把鎖,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特征。

女孩有自己的隱私是獨立意識的體現,父母要尊重女兒的獨立性。

女兒已經有了自己分辨善惡是非的標準,作為父母應該相信自己的女兒能很好地處理好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即使是女兒做錯了,也要積極地給予指導,使她的獨立性和人格得以健康地發展。

父母要試著走入女兒的心靈,做她的好朋友,理解和尊重自己的女兒,在她遇到困惑時,及時地幫助她解決生活、學習中的困惑。

建議一:加強和女孩的交流

隨著女孩年齡的增長,她們的感情和內心也變得日益豐富起來。她們日記、書信,和同學談話的內容都不再輕易和父母聊起。父母也會覺得這個時期的女兒和自己疏遠了。

父母要意識到這是女兒必須要經曆的一個階段,父母能做的就是加強和女兒的思想交流,安靜地等待女兒的成長。

父母可以主動和女兒溝通,保持思想上的平等,維持和女兒情感上的交流,讓女兒覺得父母是自己的朋友,這樣女兒就會自覺地把自己的秘密告訴父母,父母就能有針對性地幫助女孩解答疑惑了。

建議二:注重對女孩的思想引導

盡管女兒的獨立意識逐漸增強,但由於自身經驗的不足,仍未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缺乏對事物的正確判斷能力,還不能很好地處理生活、學習。

因此,這就需要父母留心觀察女兒,尊重女兒內心隱私的同時,重視培養她分辨是非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韓俏今年上初二了,和父母的關係一直都很好,她有什麼困惑都會和媽媽說。這天韓俏放學回到家後悶悶不樂,媽媽看出女兒的情緒不對,就問她發生什麼事了。

隻見韓俏從書包裏拿出一件精致的禮物,韓俏說是班裏一個男生送給他的,她不接受,那個男生就在校門口等著她。她隻好把禮物帶回來了。

媽媽耐心地告訴女孩要以合適的方式來拒絕男孩的欣賞,和他做好朋友,相互督促學習,不斷排除內心世界的非健康因素。

當青春期的女孩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理想,甚至是相處得比較好的異性朋友時,父母更應循循善誘,加以適當的引導,讓孩子學會把握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幫助孩子更好地完善自己的辨別能力,處理遇到的各種矛盾。

建議三:允許女孩有自己的秘密

每個人都會有不想被別人知道的秘密,心思細密的女孩更有自己的秘密。很多父母抱怨自己的女兒越來越不愛和父母說心裏話,而是悄悄地寫東西。

其實這是女孩有了自己的秘密的表現,父母不可強迫女兒將自己的隱私全部交代給父母,更不能在沒有得到女兒允許的情況下窺探女兒的隱私。

周欣今年13歲了,媽媽發現這天周欣拿了一封信回家,並且很高興地躲在自己的屋裏看了起來,媽媽本來想去問個究竟的,可又想等兩天看看孩子的表現再說。

媽媽發現周欣情緒上也沒有多大變化,相反還整天精神飽滿地學習,性格變得更加開朗起來。周欣的媽媽決定不追問她的信件,隻要孩子能開心地生活、學習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