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跑步有益健康(1 / 2)

據說跑步有益健康

他聽太太念叨,據說,跑步有益健康,於是他去跑步了。他觀察了周遭的人群,觀察了那些圍著街區、沿著馬路,一圈圈跟流水線螺絲釘似的跑者,裝飾了下自己:跑鞋,短打衫褲,播放器別胳膊上,耳機插耳朵裏。每天跑步前,把這套東西鄭重其事地穿上,跟蠻荒民族行過了祭祀一樣,他就覺得神清氣爽:哼,沒跑呢,我就覺得自己特別健康。

他沒在風景如畫四季如春遠山山有色近聽水無聲的地方安家,又不想特意跑去那類地方。他決定,就出門,沿馬路跑,一路看著餛飩店、超市、麵包店、遊戲機店、茶葉店、蜜餞店、網吧、香燭店,看著櫃台上那些臉水一樣流淌,跑過兩三個街區,到接近大馬路的十字路口,喝一口那裏的車水馬龍熙熙攘攘之聲,再返身跑回來。這樣的好處是,他想,跑到十字路口就是一半兒。他知道,把事情一半一半折開,特別容易辦完。他作別了太太,接過了幾張優惠券——“看能買點什麼就順手買點什麼回來,也是上街一趟嘛”——出門去了。

頭一公裏,他覺得自己特別健康。步伐瀟灑,胸襟帶風,呼吸均勻,上下各處關節都劈裏啪啦的打通,氣走全身,行雲流水像台永動機。街巷裏那些排隊等生煎包子的,聚坐聊天的,櫃台後麵看電視的,坐自行車後座上叼煙卷的,看去都拖拖拉拉慢慢騰騰死樣活氣。他俯視著他們,覺得自己像大鵬淩雲,看下麵蚊蚋蟲蟻、蠅營狗苟,這也叫生活啊。

一公裏往後,風景看膩了,數呼吸、數店鋪、數樹、數自行車、數成人用品店,他數膩了。他跑進了理性時代。開始那點兒得意勁像沾水的肥皂,膨脹,變透明,爆炸前還讓你明白其中的空虛。頭一公裏那種想加速就加的自如,到這時全然沒有了。甚至動動減速的念頭,都讓人犯懶。保持原速,一點點慢下來,盡量讓呼吸不那麼呼哧呼哧,都費勁。

於是他覺得自己不健康了。意識覺出了身體的柔弱,想加速,跑不動;想減速,懶得;大腦對身體的控製力太弱了。他先給自己找了找理由——人又不是汽車。汽車隻要一踩油門,就能享用汽油、燃燒、引擎、輪胎這些高科技共同營造的速度;人跑的每一步,都在和自己的肉體,以及加諸肉體的歲月相抗衡。這怎麼能比呢?

因為出了這種念頭,他先自我安慰了一會兒,然後又羞恥了一會兒——一個健壯的人,或者,企圖營造自己健壯的人,怎麼能給自己編那麼多理由?虛飾開脫是最大的懦弱!——下一秒,肉體的疲倦又開始催督他:得了,哥們,服個軟吧。較什麼勁哪?累就是累了——胡扯!你還想不想跑步了?服軟就是放棄跑步的開始!——可他媽累還不許人說嗎?

他先是疲憊,然後是恐懼疲憊,然後開始恐懼對疲憊的恐懼,恐懼自己可能因為恐懼疲憊而將放棄跑步——跑步是什麼?跑步是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啊。

為了分散注意力,接著跑下去,他開始發散思維。跑步有益健康。跑步有益於身體的運動,有氧運動,消除多餘脂肪。跑步讓人有規律的睡眠,健全的肉體,而且——他自嘲了一句——能夠產生“我很健康”的自我暗示。總之,跑步能讓身體最大限度的接近機器人,不生病,不疲憊,不痛苦,不軟弱,能倒拔垂楊柳。隻有讓身體變得像機器人,才能運作生活裏的一切。能吃能喝,消化良好,睡眠充足,於是能活得更長。活得長一點,才能夠準時起床,在地鐵裏站得玉樹臨風,在單位裏談笑風生絲毫不感到疲倦,能第一時間準確反應同事的冷笑話,能夠不在午飯後就覺得困倦想睡午覺,能夠完美把握好人際關係,能夠讓銀行賬戶上的數字漲幅越來越大。一個通過跑步的健康的人,才可以在周末精神奕奕地陪太太去購物中心,用掉那些購物券,而不會因為自己的懦弱、窮困、疲倦而心生無明火,和太太爭吵,讓婚姻再度產生裂痕。一個通過跑步的健康的人才能夠過上所有廣告裏那樣的生活:藍天白雲,綠樹流水,衣履一新,麵龐刮得幹淨,臉上毫無陰影。因為生活的重擔都已被那被跑步鍛煉起來的肉體輕鬆化解,剩下的隻有快樂了。

沒有做好拉伸,開始姿勢不對,小腿和踝開始疼。

哪怕讓身體無限接近機械,身體還是身體。肌肉與骨骼的疼痛是會傳導到大腦的——那也是所有幸福感的來源。就是這樣一些肉體,應用一些機械,從行星表麵,通過捕獵、飼養、采集、挖掘、建造,得到動物屍體、植物殘骸、礦石,製造一些東西。因為痛苦、不安全感和渴求幸福而在一起,經過漫長的調解契約,得到了如今的一切:貨幣、購物中心、優惠券,還有那些可以讓人端坐其中,感受不到跑步時歲月與肉體疲憊的交通工具。婚姻、婚姻的責任、家庭的倫理也從中而來。去他媽的,他怒氣衝衝地想,人一邊製造機械,一邊把一切非機械的玩意——包括自己——都轉化成機械。他的漫長人生是為什麼而存在的?把自己錘煉成機械,然後為什麼而奔走?——優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