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
未成年的孩子雖然沒有成人那麼豐富的人生經曆,沒有成年人那麼豐富的情緒和情感,但他小小的內心世界也有很多悲傷和快樂,有緊張和焦慮,有喜悅和痛苦,這些情緒情感是絕不能被忽略的。父母要試著去體會孩子的各種情緒情感,並鼓勵他適時的表達出自己的情緒情感。
在睿睿隻有兩歲左右的時候,他就能比較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感受了,隻要他小小的心裏有什麼不舒服或高興他都能比較準確的表達出來,讓父母能理解他的內心感受。而這主要得益於他的母親對他合理的引導和教育。
比如,睿睿的玩具第一次被別的小朋友搶了,媽媽就對他說:"小哥哥搶了你的玩具,你是不是生氣了?"睿睿摔倒後哭了,媽媽就說:"你摔倒了,腿是不是很疼啊?你是不是很難過?"雖然最初睿睿並不知道"生氣"、"疼"、"難過"的含義,但媽媽準確結合他的感受用的次數多了,他就慢慢理解了,並且在媽媽的鼓勵下,自己就能很好地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了。
在孩子大一些的時候,父母仍要在兒子有情緒情感變化時鼓勵他用語言表達出來,同時給予他情感的支持和理解,逐步提高他的情感表達能力。
2.正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要求
教育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要求,就要給他表達自己的機會,讓他充分向父母、向周圍的人展示他的內心所想,讓他在不斷的表達實踐中能夠鍛煉的清楚準確的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
黑幼龍是將卡內基訓練引入華語區的第一人,他成功的打造了台灣省的"卡內基王國",被當地人譽為"華文卡內基之父"。然而讓黑幼龍自豪的事情,並不是他自己在事業上的輝煌成就,而是他和他的太太孕育了四個非常優秀的孩子。而讓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要求就是他們的教育內容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孩子們還小的時候,黑幼龍就經常組織一家人召開家庭會議,有時候會一起討論一些事情,有時候就隻是一起聊聊天,他們一家人有時就在公園的空曠地或噴水池邊召開家庭會議。黑幼龍有段時間想換工作的時候--他想從某飛機公司跳槽到光啟社去工作,他就把一家人召集在一起開家庭會議,就是討論他換工作的問題。對於這樣一個大問題,連同當時還在上幼兒園大班的小兒子黑立行也被父親要求發表自己的意見。
黑幼龍一直重視要給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機會,凡事都要征求一下他們的意見和看法,他們家絕不會搞"一言堂"。正是父母的這樣一種給他們表達自由的教育方式,才使黑立言兄弟、兄妹四人培養起了自主、獨立的良好性格,也鍛煉了他們準確表達自己的能力。
所以,父母們要給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要求的機會,給他充分的表達自由,多問一問孩子:"好好想一想,你的觀點是什麼?"、"對這件事,你有什麼意見嗎?"教給他如何更準確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父母決不要想當然的代替他去表達,不要在他表達的時候把他頂回去,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和觀點強加到他身上。
每一個孩子要在這個社會生存和生活,都要與人打交道、與人進行交流和交往。而要與人交流和交往,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準確地向周圍的人表達、表現自己,這樣才能讓別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盡可能地減少誤會和傷害。所以,教孩子學會表達、表現自己成為教他進入社會的一個重要環節。
細節46:帶領孩子走出自閉的天地
張女士最近很發愁,因為每次送兒子韓冰去上幼兒園,他都要使勁兒地哭,並攥著媽媽的衣角,喊著:"媽媽,我不上學,我要回家……"雖然如此,張女士還是一咬牙將兒子留在幼兒園。但每到晚上接他回家的時候,韓冰總是一臉沮喪。下課後,小朋友們都要一起在遊樂場玩一會,而韓冰卻總是嚷著要回家。媽媽問他為什麼,他也不回答。
一次送完韓冰,老師叫住張女士,跟她反映了韓冰的情況。老師說,韓冰從不與同伴一起玩,上課時也從來不像其他孩子那樣爭著舉手發言,老師主動把他叫起來發言,他總是默默站起來,一句話不說,小朋友們在一起開心做遊戲時,他總縮在旁邊不出聲,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聽老師這麼一說,張女士更加著急了,這麼大的孩子在人們的眼中應該是調皮好動、天真活潑的,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卻這麼孤僻離群呢?
其實不止韓冰,現在很大一部分孩子都存在孤僻離群、不愛與人交往的問題。尤其是現在的獨生子女,缺少玩伴,在家裏又嬌生慣養,導致他們喜歡獨來獨往,交往範圍相對狹窄,精神世界也日益封閉,最後形成了孤僻自閉的性格。
一項調查表明,我國現在約有150萬的孩子有自閉傾向,而且正在以10%到l7%的比例增長,已達到人口比例的千分之一。自閉的嚴重程度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