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把孩子磨煉得_百毒不侵_,抗挫折的孩子很堅韌(2)(1 / 3)

霍金的經曆告訴人們,一時的逆境或者挫折,並不意味著災難和痛苦,它更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如果能夠正確對待,可能是一個嶄新的人生起點。

雖然大家都覺得霍金非常不幸,但是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卻是在他病發後獲得的。如果我們的孩子也像霍金一樣,用於麵對任何困境,那麼又有什麼能夠阻擋他們的成功呢?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遇到挫折並不僅僅意味著失敗,可能是一個嶄新的開始。所以,我們應該幫孩子正確地看待挫折,讓他把痛苦和困難看作人生最平常的際遇,我們要做的是勇敢麵對,而並不是消極逃避。

父母們還要明白一點,通常情況下,孩子對於一些遭遇常常會將其放大無數倍,因為他除了知道自己深陷逆境,不知道這個逆境的真實"底細",也不知道這種"苦難"什麼時候結束,會不會給自己造成嚴重的後果。於是,他們就會通過父母的態度來猜測和判斷。

這樣一來,父母的情緒會起著明顯的導向性作用。在這一點上,亮亮的爸爸就做得很好,他的幽默使得陰沉的氣氛變得明朗起來,使兒子接到了"我的傷並不嚴重"的信號。

必須承認,每個孩子的人生旅途中,逆境都是其經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夠抵抗逆境的人,才能變得強大。所以,當孩子深處逆境的時候,父母們別受孩子情緒的影響,而應當積極樂觀地看待問題,並用這種情緒影響孩子,讓他相信自己能走出目前的困境,迎接美好的明天!

1.麵對孩子失敗,父母先要承受得住

我們常常注意到這樣的景象:孩子遭遇失敗,父母表現出一副無比心疼的模樣,並且安慰孩子說:"你是最棒的!"或許父母認為,這樣的"肯定"會讓孩子情緒好轉,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孩子往往會更加懊喪。

因為在孩子看來,自己失利不是自己不行,而是別人沒有遵守規則導致。總之,他會把失敗的原因從自己的內心轉移到他人的外因上去。

殊不知,這樣下去,孩子會更加認為自己沒有輸,開始抱怨別人對待自己的不公。最後,就會把自己的失敗歸在他人的身上。這樣的孩子,又怎能擁有健康的心理呢?又怎能得到別人的喜歡和敬佩呢?

2.鼓勵孩子敢於向逆境下"戰書"

由於孩子承受力有限,他們往往在身處逆境時就會產生消極情緒,對繼續挑戰下去沒有信心,一心想著"撤退"。其實,這時候如果父母引導得當,能夠鼓勵孩子勇於向困難下"戰書"的話,那麼孩子很可能會重新振作起來,迎接挑戰。

比如,當孩子爬山怕高、怕摔倒時,父母就鼓勵她:"別怕,你能行,摔一跤算什麼,你會戰勝山頂的";當孩子害怕走平衡木、遊泳時,父母告訴孩子:"你可以的,戰勝它,你就是最強大的"……

通過這種向逆境下"戰書"的做法,孩子會逐步樹立起信心,想法設法地去戰勝困難,即使失敗,他也從中得到了挑戰苦難的暢快。當戰勝一次次困難之後,孩子的勇氣就會被培養起來,這會再次激起他戰勝逆境的願望和信心。

隻要父母懷著正麵積極的態度,引導孩子正確看待挫折和失敗,並對孩子進行適當的鼓勵,那麼他在下次遇到困難和失敗時,就容易有足夠的信心去戰勝困境。畢竟我們生活的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條坦途供孩子行走,要想活出個樣子來,孩子就要學會在"逆境中成長"的本領。隻有這樣,孩子才能成為父母心目中理想的樣子。

細節54:讓孩子學會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實

一位受世人喜愛的女演員在她的古稀之年遭遇不測,公司破產了。

禍不單行,她的醫生幾乎在同時告訴她必須得鋸掉那條因為摔傷而患有靜脈炎的腿。

在告訴這個女演員之後,醫生有些擔心地望著她,他擔心她承受不了。然而,事實卻出乎他的意料,女演員隻是平靜地看了他幾秒鍾,然後很平靜地說:"如果非這樣不可的話,那就按您說的進行把。"

女演員即將被推進手術室接受一次讓她從一個完整人到殘疾人的手術。她的兒子痛苦地流著淚,她卻溫和地對兒子說:"不要走開,我馬上就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