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奶頭用燒紅的針刺孔,孔的大小要適中,不要過大,以免吞入過多空氣。
(4)喂養時姿勢同母乳喂養,但奶瓶不要傾斜過度,奶頭內應先充滿奶液以防吞入空氣而引起溢乳。
(5)喂養時可將奶滴於手臂上,其溫度以不燙為原則。
(6)應根據嬰兒食後的表現,體重上升情況和大便變化來決定奶量及濃度。
(7)人工喂養者應適當補充飲水。一般可在2次喂奶中間喂2次水。
41.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輔助食物?
嬰兒生長發育迅速,需要全麵供應各種營養物質,供應不足就會發生各種疾病,如佝僂病、貧血等。但在補充輔助食物時要注意下列事項:
(l)補充輔助食物的時間和種類要根據嬰兒生長的情況和月齡來定,不宜過早或過晚。新生兒期一般隻需添加濃縮魚肝油滴劑及鈣片即可,4個月後可加菜湯、橘子汁、奶糕、米糊,6個月加菜泥、蛋黃、米粥等。
(2)添加時應掌握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一種到多種,由少到多的原則。
(3)仔細觀察嬰兒大便變化,謹防消化不良。
42.何時給新生兒添加維生素A、D及鈣片?
骨骼的生長需要維生素D來促進食入的鈣、磷自腸道吸收及轉送至骨骼。如鈣、磷代謝失常,就會導致佝僂病。新生兒尚不能通過人體皮膚接受紫外線照射而自然生成維生素D,所以需口服或肌注維生素D予以補充。
具體補充方法:足月新生兒出生後2~3周開始服用濃縮魚肝油滴劑(維生素A、D),初次服1滴,每日1次,數日內如無腹瀉等反應可逐漸增加至2~3滴,每日2次,每日總量不超過10滴,以防引起維生素A、D過多而中毒(常見症狀為煩躁不安、哭鬧、食欲不振、發熱、脫毛、頭圍增大等)。早產兒或雙胎還可提前1~2周服用。在服用維生素D時應同時加服乳酸鈣、葡萄糖酸鈣或多維鈣。如已超過新生兒期或天氣暖和時,最好抱嬰兒到戶外曬太陽(但須保護眼睛)。經過上述預防措施,嬰兒後期出現煩躁、睡眠不安、多汗、方頭、肋骨外翻、彎腿等佝僂病傾向時應去兒科就診治療。
43.怎樣護理寶寶的皮膚?
寶寶的皮膚嬌嫩,稍遇輕微外力即易引起損傷和感染。而且其真皮內血管豐富,毛細血管網稠密,皮膚感染後易擴散,應重視小兒的皮膚護理。
在護理小兒時,大人動作要輕柔、敏捷,指甲要剪短,以免損傷小兒的皮膚。為了保持皮膚清潔幹燥,避免細菌感染,每天早晚應給小兒部分擦洗,有條件每天洗澡,或每周不得少於2次。夏季氣溫高,濕度大,汗液不能及時蒸發,小兒易長痱子,應酌情增加洗澡次數。洗澡時應洗淨皮膚皺褶處,如耳後、頸下、腋窩、腹股溝、腋窩、臀部、男嬰包皮內、女嬰陰唇內、手及指(趾)縫等。出浴後,應用毛巾沾幹全身,注意不要用力擦拭。
夏天可塗薄層爽身粉。為了減少對小兒皮膚的刺激,應使用兒童香皂或浴液。小兒頭部要經常清洗,最好留短發,經常梳理頭發。
每日要檢查小兒的全身皮膚,以便及時發現有無皮疹、出血、皮膚損傷或其他異常情況。還應經常變更體位,減少局部皮膚受壓,改善血液循環。
44.如何護理寶寶的臀部?
如果寶寶臀部護理不當,常易造成尿布性皮炎(臀紅)。其發生原因主要有二:①大小便後未及時更換尿布或大便後未及時清洗;腹瀉時大便次數增多,刺激臀部皮膚。②尿布質地粗糙,帶有深色染料或尿布洗滌不淨,均可刺激臀部皮膚。
尿布性皮炎分為三度。I度:小兒表皮發紅;Ⅱ度:表皮發紅並伴有皮疹;Ⅲ度:表皮剝脫糜爛或有潰瘍麵。
為了防止尿布性皮炎的發生,應做到:①給寶寶勤換尿布,大小便後要勤洗,以保持皮膚幹燥。②尿布質地要柔軟,應用弱堿性肥皂或刺激性小的洗衣粉洗滌,還要用熱水清洗幹淨,以免殘留物刺激小兒皮膚而導致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