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遊泳前,應檢查一下耳朵裏有沒有耵聹(即平時所說的耳屎)。若有耵聹,先把它取出來。因為耵聹遇水泡脹後會腐蝕耳道皮膚,如耳道有濕疹易引發中耳炎。患病後,耳朵會腫脹、疼痛,甚至流膿。
4.泳衣、泳帽等要合身,而且不要選擇需將繩子係到頸部的泳帽或泳衣,以免發生意外。遊泳時還要防止髒水喝進肚子裏,以免引起腹痛、腹瀉。在遊泳時還可為孩子置備一副耳塞,以避免耳朵進水引起中耳炎。耳朵一旦進水,上岸後立即先用毛巾擦幹,再單腳跳排掉耳道內的水,如果還感覺有水則可用幹棉簽吸取。在急性中耳炎和鼻炎時最好不要遊泳。
5.孩子體力有限,所以在水中的時間不宜過長。氣溫18~25℃時不超過25分鍾,氣溫14~17℃時不超過5分鍾。夏季鍛煉時間可相應延長,但最長也不要超過30分鍾。
6.孩子有開放性傷口、皮膚病、眼疾、感冒、身體不適或虛弱不宜遊泳。一旦感覺自己不舒服,或出現不良反應,如麵色蒼白或青紫等現象,應馬上上岸,以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楊力談養生
遊泳後要清潔身體,以避免池水中的一些特殊化學藥劑殘留在皮膚上,造成刺癢不適或過敏。同時,還應用生理鹽水衝洗眼睛,或點專用的眼用藥膏,來保護眼睛的健康。此外,為避免池水中的漂白粉對牙釉質的侵蝕,而引起多種牙病,還應在遊泳後立即刷牙或漱口。
要想身體好,試試冷水澡
俗話說:“要想身體好,每天冷水澡”。很多人洗過冷水澡之後都覺得神清氣爽,甚至一年四季都堅持洗。的確,冷水澡是一種鍛煉身體的好方法,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一劑“良藥”。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時期,機體的可塑性較大,通過冷水澡鍛煉較易收到良好效果,而且對成年後的健康也有積極的作用。
烏克蘭某“細胞基因學係”研究小組最近證實,隻要能夠控製人體內細胞核的“發電能量”,使細胞永遠活躍,就能夠保證青春永駐,而“冷水浴”是最簡便的方法。烏克蘭人有冬天洗冷水澡的傳統,他們認為這樣有益於健康。有的老師甚至在零下10℃的天氣下,在室外給小學生們衝冷水澡。《世界體育參考》曾報道,德國和捷克斯洛伐克254名冬泳愛好者,在德累斯頓進行冬泳,其中年齡最小的隻有5歲。
洗冷水澡對增強孩子體質,提高其健康水平和防病治病有很多的好處:
錘煉人體血管
當身體受到冷水刺激時,皮膚表層的血管會急劇收縮,大量血液流向身體內部器官,使內髒血流增加。這時,為了抵禦寒冷,皮膚血管又會很快擴張,大量血液又流回體表。這現象使皮膚血管一縮一張,好似血管在運動,既促進了血液流動,也增強了血管壁彈性,因而有人稱冷水澡為血管體操。長此以往,能預防血管硬化及因此而引起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病等。
增強機體適應冷空氣的能力
冷水澡的刺激,還可加強人體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改善機體對寒冷刺激的適應能力。不易患因著涼而引起的病,如感冒、支氣管炎、扁桃體炎、肺炎及過敏性鼻炎等。據日本的研究者報告,哮喘孩子如每天用冷水沐浴1分鍾或用冷水淋浴30秒鍾,有可能防止哮喘發作並減少對藥品的需要。
增強消化功能
當冷水作用到皮膚以後,引起皮膚血管劇烈收縮,血液流向內髒或深部組織,可使內髒新陳代謝過程增強,熱量增加,當腹腔血液循環加速時,胃腸功能活躍,腸蠕動增快,可改善消化吸收能力,使整個消化係統功能增強。對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加強神經的興奮功能
冷水浴會對“神經中樞”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提高它的興奮程度和警覺性,故冷水浴可以消除“精神萎靡”和“情緒低落”,令人精神為之一振,對於孩子精神不振和體力疲勞均有一定的幫助。實驗證明,冷水浴鍛煉對神經衰弱、頭痛、失眠也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預防皮膚病
冷水澡對皮膚本身的作用也很大,對皮膚來說,冷水澡能使血管先收縮後擴張,增進血液循環效率,而增強皮膚營養,使皮下組織堆積一定量的脂肪,使皮膚變得柔軟、有彈性,不易患皮膚病。
此外,還有預防凍瘡的作用。如果把易患凍瘡的部位,如腳,浸在冷水盆中15~20秒後,再把腳浸在溫水盆裏15~20秒。如此循環10回為1次,1日做2次。這種局部冷水澡對增強孩子皮膚的禦寒能力、防止凍傷發生、改善局部症狀都有較好的作用。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某個部位已經長了凍瘡,就不要進行冷水澡了,而應該注意此處的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