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患上學校恐怖症以後,如不對其及時疏導治療,孩子耽誤學習不說,還會漸漸形成自信心不足、遇到問題逃避、對人對事過於敏感、人際交往中總是防禦戒備等具有明顯缺陷的性格特點,危害一生。學校恐怖症主要是“心病”,防治要對症、對因下“藥”,孩子恐學症的心理幹預及治療方法為:
A.調整教育方法
首先是家庭要調整教育方式,不能有溺愛現象,同時調整期望值,減輕孩子的學習負擔。要改善家庭氣氛和環境,父母還要分析自己的個性特征、行為方式和情緒反應對患兒可能產生的影響及程度,與孩子進行更多的感情交流,讓孩子盡快重返校園,適應學校環境。
其次是學校要改變教育方法,切不可一味地訓斥、打罵或體罰,更不能在眾目睽睽之下惡聲責備,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要緩解學生的壓力,要注意讓孩子勞逸結合,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還應詳細了解患兒在校學習時的困難是學習負擔過重還是人際關係緊張,然後根據具體情況做適當的改進和調整,也可以考慮換班和轉學,使患兒盡快建立自信心,較容易地接受返校學習。
B.係統脫敏法
父母和學校積極配合,有計劃地使孩子減輕對學校的恐懼心理,開始的時候,每天讓孩子在學校的時間短一點,呆1個小時也好,如果這步成功了,可將時間延長至2小時,再延長至半天,逐漸過渡到不陪孩子上學和讓孩子獨自去學校。每當孩子有進步時,應及時給予表揚和獎勵,但因為這些孩子一般都比較敏感,要注意掌握好度。
C.暴露療法
孩子害怕去學校,偏偏采取一切辦法將他強製留在學校,日久沒有指望了,孩子也就漸漸調整了心態。這種辦法特別適用於剛上學不久的小孩子,具有強刺激性,但要注意配套的安全措施。
與此同時,還可以請專業心理醫生進行心理治療,如心理疏導、暗示療法,急性發作時,可配合使用小劑量的抗焦慮藥物。隻要各方密切配合,就會減輕患兒的緊張心理,學校恐怖症就會得到有效的預防和治療。
楊力談養生
孩子學校恐怖症的危害在於孩子喪失了對學校的熱愛,孩子對學校恐怖無疑是老師及家長教育的失敗,所以責任不在孩子,心理幹預的任務須在老師和父母的身上。借助肌肉鬆弛療法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解除焦慮症狀。即當孩子接近學校門口時,反複做深呼吸,待全身肌肉漸漸放鬆之後,再進校門,以克服上學時產生的恐怖感和焦慮症狀。
網絡成癮症的危害及幹預治療
在2004年12月27日清晨,天津市一位初二學生,坐電梯上到第24層,然後攀登鐵梯爬到樓頂,依照網絡遊戲中出現的情景,從樓頂飛躍而下……
這位13歲的少年遺書是這樣寫的:“我崇拜SHE、守望者,他們讓我享受到一種快樂的感受。我有3個知心朋友——大第安、泰蘭德、複仇天神……”這些名字都是網絡遊戲中的人物,這位少年生前根據網絡遊戲,寫了一本8萬字的遊戲筆記。
就在前一天的早晨,這位少年對父母謊稱學校有競賽,然後一頭鑽進網吧,沉浸於網絡遊戲世界之中,直到第二天下午被母親發現。
這位少年患有嚴重的網絡成癮症。最近有一個關於全國網絡方麵的報告說,全國1.3億網民中有8千萬青少年網民——其中13.2%的青少年有網癮,13%左右有網絡成癮的傾向。
網絡成癮症類似於煙、酒、毒癮,一旦上網成癮,通常無法擺脫上網的念頭,即使不上網,腦子裏也會時時想起網上的情節和內容。一旦網癮被挑動起來,就會難以忍受不顧一切地要上網。有的孩子玩得沉迷之時,可以幾天幾夜不出網吧門。有一位少年曾說:“如果人可以不睡覺的話,我願意每天24小時都在網吧。在遊戲裏打怪、殺人,多有自豪感!”
每周上網至少5天以上,每次至少4小時以上即可被診斷為網絡成癮者。網絡成癮者會對網絡有一種心理依賴,比如玩遊戲的孩子成天想的是如何想方設法過關,一旦離開網絡,就不知如何是好。作為行為成癮的一種,網絡成癮症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網遊成癮者的思維、情感和行為都被上網這一活動所控製,在無法上網時會體驗到強烈的渴望,心情緊張、情緒低落、焦慮、不能適應現實生活、整天無精打采;網遊成癮者會逐漸的增加上網時間,在意外或被迫不能上網的情況下會產生煩躁、不安等情緒體驗和全身顫抖等生理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