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以社會資本為導向的人力資源價值評估
經濟研究
作者:高慶峰
【摘要】 社會資本為人力資源價值評估提供了新的內容和項目選擇,評估的對象不再僅僅停留在對基於人身之上的人力資本因素,還包括體現在人與人關係之間的社會資本因素。因此,人力資源價值評估方法亦發生了變化,增加了社會資本係數這個變量,評估過程更加人性化和複雜化。
【關鍵詞】 社會資本;價值評估;人力資源
一、社會資本價值的內涵
社會資本具有提供未來經濟效益或服務的能力,其具有資產的屬性。社會資本價值體現在社會資本的創造及其對人力資本作用的加成貢獻上,這種創造和貢獻以社會資本的信任和社會網絡為前提。因此,對企業而言,社會資本價值即社會資本在未來時間段為企業創造的價值,也就是社會資本的產出值。
由於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共同構成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容,因此人力資源價值的計量也包含對社會資本的計量,社會資本價值具有人力資源價值共性的同時,亦有其自身存在的特點:首先,社會資本價值依賴於社會網絡而存在,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實現;其次,對社會資本價值的計量不僅要考慮現期價值,也要考慮未來價值,不僅要考慮對社會資本投資的價值,也要考慮對人力資本放大效用產生的價值及由社會資本產生的個人機會和企業機會。再次,社會資本的投資與價值具有弱對應性,原因是社會資本的價值具有放射性,並且受個人意願、努力程度和環境變化的影響。一旦社會網絡發生了變動,個人的社會資本價值也會相應的做出調整,出現隨機震蕩的現象,既可能增長,也可能下降。但通過研究表明,社會資本價值隨著年齡等因素在不斷貶值,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因此需要建立動態的社會資本價值評估係統。最後,社會資本價值具有不可視性,需要通過影響社會資本價值的相關因素進行影射評估。
二、社會資本價值評估的可行性
員工的流動性造成了員工社會資本價值的不穩定性,評估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難以進行精確計量。但學者們的普遍共識是,社會資本具有價值,其評估具有可行性。
首先,勞動力成為商品及社會網絡的資本化為社會資本價值評估提供了前提保障。馬克思的勞動力商品論和勞動力價值論,為依附在個人行為之上的社會資本價值評估提供了根本性的可能,而社會網絡資本化將社會資本的價值推廣到了社會網絡中的個人對組織未來經濟收益和服務能力上。其次,社會資本中心論為確立社會資本價值評估奠定了理論基礎。社會資本是對處在社會網絡中的人力資源投資的結果,包括個人的知識水平提高帶來的技能職稱獲得、通過人際交往技能培訓獲得的對更多社會網絡資源的占有、辨別能力提升在社會網絡中獲得個人機會的增加等。這些都是能夠帶來更多經濟效益的能力。根據經濟學產權理論,社會資本與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相同,必然享有企業權益。而社會資本中心論認為社會資本在是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在財富形成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其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因此當社會資本形成的產權變動時,要對其價值進行評估。再次,人力資源會計及社會資本會計研究為社會資本價值評估提供了技術支持。最後,服務型企業日益在世界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這為豐富社會資本型員工的價值評估提供了現實的要求。服務經濟和企業的迅猛發展,必然要求企業加大社會資本的投資,重視豐富社會資本型員工的獲得、維係和發展。因此對豐富社會資本型員工價值的計量即對體現在其之上的人力資本價值和社會資本價值的計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對人力資本價值計量的同時,尤其要充分考慮社會資本的價值,即社會資本對企業績效、經濟發展等的貢獻。這是服務型企業效益和服務能力的主要來源。